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三江新闻 > 正文

桥护侗寨楼聚人心

来源:柳州日报 2015-05-18 11:06   https://www.yybnet.net/

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风雨桥和鼓楼?它们是由谁建造的?近日 ,笔者走访了当地部分民间艺人和侗族民族文化研究专家。

独峒乡岜团村民间艺人吴德光说:“三江侗寨依山傍水 ,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跨溪过河。”特别是到了春、夏两季 ,雨量增大 ,河水猛涨 ,而这个季节又是农忙时节 ,群众及耕牛都要过河去劳作。很早的时候 ,这里没有桥 ,群众及耕牛只能趟水而过 ,有时会发生被大水冲走的事故。大伙就集中商议 ,捐物、献工建起了风雨桥。从那以后 ,大家劳作来回都过桥 ,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此后 ,侗寨就建起了各式各样的风雨桥。

风雨桥一般建在寨子的下游 ,而鼓楼是村寨中最挺拔、雄伟的建筑 ,象征着太阳 ,显示着权威的力量。

“鼓楼的来源有一个传说。”三江侗族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杨永和介绍说 ,很久以前 ,侗乡有个铜盆寨 ,寨上有个姑娘叫姑娄娘。她年轻漂亮、做事沉稳、头脑灵活 ,寨上哪家有事总爱请她帮出主意。有一年 ,山区出现了土匪 ,到处抢掠 ,搞得人心慌乱。这年的中秋节 ,土匪围住了铜盆寨 ,派人传信 ,要铜盆寨献出细布一百匹、壮牛和肥猪各五十头、银子千两、白米五十担、美女十名 ,限当天午夜三刻交清 ,否则踏平铜盆寨 ,人畜不留。

寨民慌作一团 ,问寨老(寨子民间首领)怎么办 ,寨老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 ,姑娄娘走过来 ,说出了她的主意。寨老连连点头 ,立刻吩 咐众人按照姑娄娘说的去做。

土匪等到午夜三刻 ,只见铜盆寨东南西北四个寨门点燃了桐油灯 ,大门上各挂一个大竹篮。四个寨门同时打开 ,寨内一片漆黑 ,什么也看不清。寨老走出来 ,对匪首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请进寨验收吧!”匪首哈哈大笑 ,带领众匪进寨。这时 ,寨门上的竹篮突然翻倒 ,脏水倾泻而下 ,直射在匪首头顶 ,寨子里传出“通通通通”的鼓声 ,以及“抓土匪呀”的喊声。匪首被脏水淋得不知所措 ,再一看 ,寨老已不知去向 ,慌忙喊道:“中计了 ,快撤!”话音未落 ,他就被一块石头打中 ,倒地身亡。土匪没了头领 ,乱作一团 ,以为明亮之处必有埋伏 ,个个往暗处逃命。谁知在黑暗之中 ,乡亲们早按照姑娄娘的计谋布置好了。结果 ,土匪有的掉进鱼塘 ,有的被索套套住 ,有的被滚水烫伤 ,死的死 ,伤的伤 ,只有少数几个得以逃脱。从此以后 ,土匪都不敢去铜盆寨了。

其实 ,“通通通通”的鼓声 ,是姑娄娘临时想起的一个办法。当晚 ,她安排寨子里的女人用力拍打盛蓝靛染布用的木桶 ,发出“通通通通”的鼓声。后来 ,经寨老倡议和众人同意 ,人们为姑娄娘记上头等功。人们还从中受到启发 ,意识到击鼓聚众、凝聚人心是保村保寨的好办法 ,于是在寨中建造了一座九层高的木楼 ,在楼中央设置大鼓 ,每逢节日和有重大事件时都击鼓聚众 ,议决全寨大事。以后 ,各村寨群众都纷纷效仿 ,捐物捐款在村寨建起了鼓楼。

日报通讯员杨明

新闻推荐

讲好小故事弘扬正能量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大家你5元、他10元,最后共捐善款3.9万多元,王馨怡的病有救了!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是王馨怡同学的幸福!”5月20日,侗乡学子杨谷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小学讲...

三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桥护侗寨楼聚人心)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