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江树 记者 吴娟) 近日,记者走进泸县方洞镇庆丰村发现,村里的生猪寄养场环保设施已正常投用,原来的生猪寄养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改。而这,是泸县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一个缩影。
泸县副县长杜作文告诉记者,今年3月县里接到群众反映,庆丰村生猪寄养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方案,全力启动整改行动。
据悉,泸县是生猪养殖大县,也是省级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目前,全县有1020家养殖企业。今年3月,泸县对县域全部养殖企业进行了摸查,发现有486家存在问题。对此,县委县政府制定了“3330”治污模式的整改措施,即:首先在养殖的三个环节中,前期对排放实现减排,中期实行治理,末端实现回收利用;二是在养殖过程中,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饮污分离,减少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三是在治理模式上,凡是分散的养殖户,采用的是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而规模性的养殖场采用的是污水一体化处理,然后将污水通过生物净化后回收利用;另外,一般规模的养殖户采用的是生物异位发酵床模式。
目前,庆丰村通过“3330”治污模式已经达到了养殖粪污“零排放”,废弃物也实现了再利用变成了资源。现在,泸县正在全县大力推广“3330”治污模式,力争在半年内把全县养殖企业排污、绿化一并抓好,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构建良好的农村“种养循环”体系。
新闻推荐
泸县旅游局努力打造“中国龙文化旅游目的地”,龙脑桥已享誉中外。泸县旅游局供图■贺兵才本报记者李家平泸县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中国龙文化旅游目的地”、“中...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