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川拄着拐杖养羊。泸县残联供图
■本报记者 张婷
割草、喂羊、放羊、打扫……每天泸县牛滩镇坳田村一组村民韩云川都会起个大早,拄着拐杖为家里养的羊忙碌着。
十年前,韩云川因修建房屋从楼上摔下来,导致下肢瘫痪,被认定为肢体二级残疾。这让上有老、下有小,家境并不殷实的韩云川雪上加霜。妻子为了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从此家里便没有经济来源,韩云川家成了远近有名的贫困户。
在妻子精心照料下,6年前,韩云川逐步恢复了部分劳动能力,他决定自谋出路,不等不靠脱贫致富。坳田村敬老院搬迁后,留下了四五十亩山林无人承包,韩云川决定利用这块空置的林地养羊。2009年,韩云川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7只羊,开始进行山羊养殖。养羊计划刚启动便举步维艰,因为缺乏技术,3个月不到羊就死了3只。看着小羊一只只死去,韩云川心如刀绞,但他并没有气馁,在心里反复思量,要怎样才能把羊养大、养好。他随时观察着小羊们的“一举一动”,一个人兼顾割草、喂羊、放羊、打扫等活,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从早到晚,经常累得直不起腰。
韩云川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并没有产生厌倦的想法,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业愿望。失败的经验告诉他,养羊光凭头脑发热不行,必须要学习技术。韩云川开始上网找资料,但网上的资料太多、太杂,为了挑选出最适合的养羊方法,他从最基本的羊群分类知识学起,重点学习山羊的生活习性和养殖管理,还向同村专家请教,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经过两年多探索,韩云川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羊方法,养殖管理能力突飞猛进。
2013年7月,泸县全面推行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牛滩镇残联将韩云川纳入创业扶持对象,县残联在了解韩云川实际情况后,决定予以大力扶持,为韩云川争取了市残联创业扶持金2万元。拿着这笔来之不易的钱,韩云川引进了10余只简阳大耳朵种公羊,与自己养殖的20多只本地母黑山羊进行配种繁殖,新建了护栏1000余米。与此同时,县残联还为韩云川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学习平台,推荐其参加养殖技术专业培训;镇兽防站为其免费提供牲畜防疫疫苗注射并传授相关知识。
截至目前,韩云川养羊的数量扩大到了近200只,其中70余只种羊,100多只商品羊,同时他还养了鸡鸭,承包土地40多亩栽种牧草的同时套种柚子树300余株,创新管理,科学种养。韩云川种植养殖业成规模后还主动将养羊的关键知识传授给村民,帮助大家发展生产。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坳田村的散户养羊已从以前的二三十只扩大到了近200只。
“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韩云川说。现在,他每年年收入近7万元,已成功脱贫。
新闻推荐
举报养猪场直接排污入河调查:并未直接排污 整改:存在污染已主动关闭
调查:并未直接排污整改:存在污染已主动关闭今年以来,泸县百和镇场镇居民曹琴每天晚饭过后总要和家人出去走一走,在一个没有公园可供散步娱乐的场镇上,曹琴走得最多的地方是大鹿溪河。要知道,放在以...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