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县新闻 > 正文

因文化站的诞生 拯救了经典民俗文化 艰苦的岁月里 文化站撑起“半边天”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7-12-11 21:04   https://www.yybnet.net/

那个年代,镇上的文化墙,上面写满了故事和诗歌,是文化站的人自己创作的,也因此成为老百姓最喜欢的休闲场地 受访者供图舞狮队乡下表演,民众相当喜欢 受访者供图

《人民日报》上曾登载过这样一篇报道:“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后,缺位现象严重,许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形同虚设,被戏称为‘聋子的耳朵\’,有的地方甚至连‘摆设\’都没有,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阻梗。”

对于泸州许多偏远的农村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居于城镇的居民可能很难想象,没有电视、没有自来水,依靠砍柴烧水做饭的地方。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泸州大部分的农村都处在这种尴尬的境地里,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不过,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并不比居于城里的人们差,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名为文化站的机构,支撑起了整个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川江都市报记者 孙骋

上世纪80年代初应运而生,文化站表演形式多样

据泸州著名地方史学者陈鑫明介绍,文化站的出现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让地方上的群众能够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中央决定在每个区县和乡镇设立文化站。

》》》》 基层文化站,是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阵地

陈鑫明说,对于在基层,尤其是在农村设立文化站,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另一方面则是能够通过文化站进行政策宣导,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泸州的各个区县都开始大刀阔斧的创立了文化站,从各区县的文化局、文化馆调派专职人员到站内任职,带领群众搞基层文化活动。

》》》》 文化站人员组成多样,表演水平也不差

据陈鑫明回忆,当时他受邀参加了“泸州市革命故事队”,担任故事队的队长。

“这个队伍是当时泸州市市中区文化站下属的文化组织之一,主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群众宣传一些红色文化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陈鑫明介绍,当时的文化站分了很多不同类别的团体,“像歌舞队、腰鼓队、小型乐队、川剧队……文化站都有,只要接到文化站的演出任务,我们就会组织起来,到各个乡镇、企业进行表演。”那个年代的文艺演出,基本都是由文化站牵头,表演者们利用生产之余,走街窜巷,到各个地方进行表演。虽然表演者大部分来自于基层的教师、工人、农民等,但是其表演水平与专业团队相比,也逊色不了多少。

基层文化站,就像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馆

“那个时候,泸州还没有专业的传媒公司,也没有资金去请外地的高水平表演团队到泸州来进行商演。当时上台表演的队伍基本都是草台班子,是自发组织形成的表演团体。通过文化站的组织和筛选,技艺比较精湛的便被文化站登记在名录上,哪里有需要,就将这些团队推荐过去演出。”陈鑫明清楚地记得。

》》》》 文化站演员,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明星

在陈鑫明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当时泸州最火热的企业(长液厂)里的一次文化汇演。“长液厂是当时泸州最大的企业之一,厂内有一个非常大的广场,平时厂内的职工就在广场上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那时,只要是传统节日,长液厂都会邀请市中区文化站到厂里进行表演,“平时以歌舞表演居多,那次是第一次邀请我们故事队去表演。”一进长液厂的大门,就有一张醒目的横条出现在眼前——欢迎市中区文化站到长液厂演出。从长液厂的大门到广场还有一段距离,一路上,有不少长液厂的职工和文化站的表演团队打招呼。

》》》》 文化站成为地方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

“到了广场上,那个场面我至今难忘,偌大的广场上黑压压的挤满了人,欢呼声和喧哗声混作一团,整个场面就和现在的演唱会差不多。”据陈鑫明回忆,当时整个广场之上不单是长液厂的工人,连同长起厂、长挖厂,千人之众的观众队伍将整个广场盖住了一大片,厂区内用万人空巷来形容绝不为过。

“那个时期的人们非常单纯,对观看文化演出十分热忱。而文化站的表演形式又复杂多样,可以满足各类文化爱好者的需求。”陈鑫明说,在那个年代里,文化站就像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馆,对于整个地方上的文化输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C

在泸县的雨坛,有一项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雨坛彩龙。雨坛彩龙是国内闻名遐迩的传统龙舞,据传,这个民俗文化盛行于明末清初,是为了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出现的一种习俗舞蹈。然而,在文革期间,雨坛彩龙差点就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了,拯救了雨坛彩龙这项传统文化的,正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在泸县设立起来的乡镇文化站。

》》》》 泸县雨坛彩龙差点消失,是文化站拯救了它

罗顺民曾经是雨坛彩龙的舞龙人之一,今年已经80余岁的罗顺民对雨坛彩龙有一种独有的感情。

“雨坛彩龙度过了一段很长的困难期,当时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高,大家都想着搞生产,过去的一些传统文化都在那段紧锣密鼓发展生产的时期被逐渐抛弃了。”罗顺民的上一辈人自己制作雨坛彩龙的道具,每逢过节,村里都会举行舞龙、斗龙的比赛,无论是老人、小孩都会聚集在村里的晒谷场上看舞龙表演。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活动便几乎被搁置了,“都忙生产去了,老一辈的想要舞龙也没那个精力,而且做龙灯又卖不出去,赚不到钱的活计就没人愿意去学了,这些手艺眼看着就要失传了。”在雨坛彩龙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文化站成立了。“当时文化站站长是以前泸县文化馆馆长,他一直对这些民间的传统文化比较喜爱,知道我们雨坛彩龙的名气。他就组织人手和经费,让我们重新把雨坛彩龙搞起来。”

》》》》 为了留住经典传统文化,搞起全县文化站联合汇演

村里的老一辈人对雨坛彩龙的制作工艺和表演工艺都有极为详尽的了解,文化站站长便组织这些人重新出来,教授年轻一辈的人学习雨坛彩龙的制作手法和舞龙诀窍。

“对有贡献的参与者就通过奖励工分、发奖状等激励方式,并在全村进行通报表扬。”罗顺民说,那个年代的人就吃这套,能够受表扬、争荣誉的机会,大家都愿意去尝试。单纯的表演还不能激起大家的竞争心和荣誉感,于是,当时的文化站长又想出了一招,组织整个泸县的文化站进行联合汇演,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舞台PK。每个村的文化站都要拿出自己最擅长的一个节目,在整个县城的剧院进行演出评比,然后由泸县各个文化站的站长担任评委,对节目进行打分。

》》》》 为了提升表演质量,利用生产空闲到重庆、云南等地学习

这一招激起了泸县各个文化站的文化热情,雨坛便开始在辖区内深挖彩龙文化。据了解,当时村里的舞龙人为了让表演更加的活灵活现,多次利用生产空闲,跑到重庆、云南等地区观看其他地方的舞龙,融合了各家之长,不断对雨坛彩龙的技艺进行改良。

“村里还会分成好几个小组,同台竞技,选出舞龙舞得最好的队伍,到县里去参加汇演。”正是因为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得雨坛彩龙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在泸县的各个地域都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天兴石刻、得胜花灯等等也开始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 泸县的农民演艺事业如今红火,离不开农村文化站的推动作用

“可以这样说,泸县的农民演艺事业现在能发展的如此红火,农村文化站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主管部门的重视,作为农村文化生活的根据地,农村文化站是那个年代里农村人的精神文化寄托,他们所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几乎都是源于文化站。随着时代的慢慢变迁,文化站逐渐被取代,但是传统文化在文化站和相关部门有意识的传播之下,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在泸县的乡村间流行,那些农民演艺团队也因为当地有着丰沃的文化土壤,能够生存下来,乃至发展成了今天的农民演艺大舞台,走出泸县,迈向更加广阔的中国市场。”陈鑫明说。

新闻推荐

迁坟公告 迁坟公告

迁坟公告拍卖公告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42号12号楼2楼。http://www.luxian.gov.cn//bm_web/bm_xggzyjyzx/因酒谷湖城镇板块项目建设需要,拟征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界牌村10社(原新街堂村7社),界牌村9...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本周停电消息播报2017-12-06 11:50
猜你喜欢:
评论:(因文化站的诞生 拯救了经典民俗文化 艰苦的岁月里 文化站撑起“半边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