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放鹏 本报记者 孔芒
7月16日18时40分,下班后的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永宁路社区居民小组长赵文忠赶紧往商店跑。“明天要去看望12个老人,我得抓紧时间去给他们买点他们需要的东西。”赵文忠走了几个店子,买了两大口袋老人们急需的面、矿泉水、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
4年来,每逢周二,无论刮风下雨,赵文忠都要到社区12位孤寡老人家里看看,帮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对赵文忠而言,这些老人就像他的“父母”。
2003年、2007年,赵文忠的父母亲相继去世,没来得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让不到40岁的赵文忠很伤感。有一次,当保安的赵文忠从街道巡逻回家,发现一大堆人围在一幢居民楼前议论纷纷,一打听才知道,独居在此的一位老人几天前在家里去世,一直没人知道。这事让赵文忠很震撼,他暗下决心,要多关心社区孤寡、空巢老人,决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永宁路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较多。社区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就有12名。2010年,赵文忠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一名党员志愿者。他与其他志愿者约定,把每周二作为固定服务日,无论天晴下雨,都要到12位老人家里去看看,给他们按摩、洗脚、洗衣被、做饭菜,陪他们聊天。赵文忠还时常掏钱为老人们买米、油和水果。如果周二正值上班,赵文忠会和同事调班,实在不行就出钱请同事帮他上一天班。“每到星期二,我都会站在窗台前盼着他们快点来。”独居老人王香君说。每当看见老人们脸上的笑容,赵文忠都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让老人们失望。”
72岁的王贵清,常年一个人在家,由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每隔1小时要服1次药,身体状况很不好,需要有人常在身边照顾。一周一次不放心,赵文忠就两三天看望老人一次。去年的一个晚上,赵文忠下晚班洗漱完毕,正准备睡觉,电话铃响了,王贵清急促的语气让他意识到,老人心脏病发作了。他急忙赶到老人家中,服侍老人吃药,守着老人直到安然无事才离开。
转眼到了中秋节,赵文忠忙了一天刚回到家,王贵清打来电话,说她心里不舒服,可能是心脏病又发了。赵文忠马上联系了另外两名志愿者,一同赶往老人家中。当三人急切地敲开门时,却看到了王贵清笑眯眯的面庞:“我是喊你们来吃月饼的。”
有一次,82岁的老人冯正芳全身怯冷、出虚汗,赵文忠迅速将冯正芳背到医院医治,输液一周后,老人基本痊愈。痊愈后,冯正芳开始躲躲藏藏地做针线活。赵文忠发现后劝老人:“眼睛不好就不要做了。”犟脾气的老人不听。2个月后,老人送给“好儿子”赵文忠一双鞋垫。“我舍不得穿,它是老人一针一线缝制的,太珍贵了。”赵文忠说。
妻子没有工作,儿子才几岁,全家人每月靠赵文忠当保安的1400元和当居民小组长200多元收入生活。其实,有力气,又会武术,赵文忠要在当地找个收入更高的工作并不难,但他总这样劝妻子:“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趁我们年轻,多为老人们做点事吧。”
赵文忠说,他最担忧的,是许多社区还有不少独居老人,他们长期一个人生活,很孤独。有人陪老人们说话,都会让他们很高兴。赵文忠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队中,为独居老人服务,让他们不再孤独地安度晚年。
新闻推荐
★上半年,泸州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6.8万标箱,较去年同比增长28.16%。★上半年,四川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13%,高于全国,其中运输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比重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接近70%。我们把“四川造...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