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筱伟
泸州市商务局纪检组长袁晓彬这几天兼任“包工头”,心思都在布置展馆上。
10月19日,在西博会泸州市展区现场,记者初次见到这位现场负责人时,连叫两次,他都低头看本子,没有反应。
“工人进场比预计晚了2天,但要求还是四个字,精雕细琢。”袁晓彬特意强调了后半句。在他身后,中国红的雕花图案已具雏形,宽达数米的酒坛模型放在一旁——“中国酒城 醉美泸州”是泸州展区的主题。
此次布展,袁晓彬和同事可谓殚精竭虑。现场施工只有6天,设计方案投标在3个月前就开始了,经过18家企业、34套方案的“海选”与多轮淘汰,最终他们选定了一家成都企业的设计。“集中突出酒文化,毕竟这是泸州叫得最响的名片。”对于展馆,袁晓彬信心十足,“绝对能够吸引眼球”。
袁晓彬的工作,是为泸州在西博会上搭建一个好舞台。寻找“观众”,则是他同事——今年新成立的泸州博览事务局局长何跃的工作。
此时何跃正在广州,逐一登门拜访重要客商,亲手送交泸州的邀请函,“只有这样,才能表示足够的诚意。”何跃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本届西博会上,参加泸州投资说明会的客商近300家,包括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以及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客商的素质、数量都很难得,“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这200多家客商全留在泸州!”
留住他们,有何秘诀?“酒业、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新能源都是泸州的优势产业,配套良好!”一长串名词从何跃嘴里蹦出来,显得无比熟练。
在何跃手里,还有吸引企业的“杀手锏”——泸州港,它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5万标箱,占全省四个港口总吞吐量的84.6%。预计到2020年,它的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万标箱,物流优势突出。“要想成为国际化港口,泸州港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西博会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
同记者没聊多久,何跃急着要挂电话了,“要见客户了,晚上还要赶飞机回成都,安排几天后接待前来考察的马来西亚客商。”
新闻推荐
□张静最近一段时间,四川古蔺仙潭销售公司总经理姚邦奎异常繁忙。除了在泸州市场上指挥营销队伍在白酒旺季期间抢夺市场销量外,还组建全新的营销团队,规划2014年的市场拓展计划,这成为了他下半年工作...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