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水运在长江泸州段兴,因港兴市,西汉时设犍为郡。
明代
泸州名列全国33个商业名都,在四川与成都、重庆鼎足。
清代
泸州城更加繁荣,号称“川南第一州”。
1993年
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1997年
泸州港码头一期开工建设,设计年吞吐能力2.5万标箱,20万吨重件。
2003年
泸州港开港运行,成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四川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
2007年
四川提出了“四江六港”、建设西部水运综合交通枢纽目标,泸州港被摆到突出位置。
这一年,泸州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2008年
1—7月,吞吐量达40412标箱,同比增长63%,全年突破7万标箱。泸州港三期工程开工建设。
2011年
实现铁水联运,泸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集装箱首次突破10万标箱,为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历史跨越。
2012年
泸州港建成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这一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348万吨,
占全省的30%;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一路上扬达到135190标箱,占全省总量的4.6%。2007-2012年五年时间港口通过能力增长40倍,成为四川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最重要的次级枢纽之一。
2013年
泸州-上海商品滚装船首航,标志着四川航运首港大时代开启,标志着泸州港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达每年30万辆的商品车滚装泊位正式建成投运。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传福记者孔芒文/图)10月21日,泸州市客运中心站内,等候车辆的群众在流动便民书架旁看书。据介绍,该市龙马潭区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在全部实行“一卡通”跨区域借阅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区内的书籍...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