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一烧秸秆,成都必然遭殃。”10月15日,泸州市金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天跃说,“秸秆是燃料,在田里白白烧了太可惜。”
他把“燃料”项目,带到了科博会上推介。此由秸秆而得来的燃料,大名叫“生物质固体燃料”,“经过粉碎、压缩增密,形成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的成型燃料,重量不变,体积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
罗天跃说,这种生物质固体燃料,可替代燃煤应用于各种锅炉,并被国际公认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这种能源,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成型工艺与专用燃烧器。”据介绍,其公司已在云南等地推广新的能源技术。只不过专用锅炉还较贵,一个要四五千元钱,家庭用成本偏高,比较适合于食堂。
(本报记者 张守帅)
新闻推荐
泸州本报讯(记者李梓溶)日前,泸州市正式运行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动态跟踪监管系统。该系统可对全市所有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实施流程控制和全过程动态跟踪监管,贯穿了从招标核准备案到...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