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港到跨过第一个10万级用了8年,迈入第二个10万级仅用2年
□本报记者 梁现瑞 李梦媛 孔芒
2014年刚到,泸州港传来喜讯:2013年,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
从过程看,从2003年开港到跨过第一个10万级,泸州港用了8年;迈入第二个10万级,仅用2年。
另一组数据显示,长江四川段上行、下行货运量分别占四川长江货运量总量的30%和70%。从结构看,上行主要为原油、汽车配件、水泥等,下行主要为煤炭、非金属矿石和化工原料及制品等,出川货物以原材料为主的特征明显。从货物地区来源看,泸州货物吞吐量自给率不到10%。
喜忧之间,如何从更大视野审视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20万标箱的意义?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规模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量的裂变和质的飞跃,进而实现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进入经济起飞的“黄金发展期”。泸州港正处于这样一个“黄金发展期”。
加速势头如何延续?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当前,国家正在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还将为长江沿线港口带来历史性的机遇。
3:7——长江四川段上行、下行货运量占四川长江货运总量比例关系显示出要素是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单向流动,长江上游,更像是“蝌蚪的尾巴”。改变这种格局,变“蝌蚪的尾巴”为“巨龙腾飞”,王小刚认为,必须借助港口的通道优势,在沿线有计划地布局一批城镇和产业,把通道变为通道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国家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为西部地区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但是,门打开了,路修好了,不代表经济带就能够形成。今后,泸州以及整个四川都要抓住当前的通道优势,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尤其是依靠长江黄金水道在物流成本上的优势,吸引并布局一些重装、机械等产业,壮大当地经济实力。
行动已开始。2013年,泸州市作出建设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的部署,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和城镇的支持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7大产业。当前,园区核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包括格力电器、捷荣科技、科友电器、诚润机械等一大批企业入驻园区,一个全新的产业园区正在长江之滨出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静)1月底,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舍得陆续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整体而言,上述酒企当年的业绩均出现了下滑之势,虽说下滑幅度不同,但在业绩下滑原因说明上,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2013年因...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