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泸州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泸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1万标箱,同比增长93.25%。
近年,泸州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发挥大港口不可复制的优势,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欲与周边城市共建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中心。
□本报记者 孔芒
“不可复制”的黄金水道
2013年7月10日,60余辆来自成都经开区的吉利“全球鹰”汽车从泸州港踏上世界销售之旅;
2013年11月6日,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满载40只来自上海的集装箱驶向昆明。
还是2013年,“泸州-武汉-台湾”江海联运物流通道开通。
为什么“成都造”吉利“全球鹰”选择了泸州港?为什么昆明与泸州港率先实现铁水联运?为什么武汉、台湾与泸州港展开合作?
答案是一致的:选择泸州港是因为有价值分享,低廉的水运运输方式受到企业的青睐。“水运是多种运输方式中最优质、最环保、最经济的。”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中元说,如果说公路运输的成本是“块块钱”,那么铁运就是“毛毛钱”,水运则是“分分钱”。
“相比铁运,通过泸州港走水路运输大宗货物,成本要节约30%。”民生轮船四川分公司负责人杨劲松告诉记者。
综合交通与港口无缝衔接
在梁中元的办公室中,挂着一幅泸州交通区位图。
地图上,以泸州港和泸州主城区为核心,七条高速公路延伸向周边省市。
铁路方面,来自成都、攀枝花、昆明的班列,可以直接驶入泸州港。
而在空港方面,泸州机场已开通12条航线。
有了整个集疏运系统做支撑,铁水联运、公水联运、铁公水联运、水上中转等多式联运在泸州港逐渐完善,一个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撑的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中心呼之欲出。
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法国达飞轮船与泸州港的合作已有十个年头。“最开始港口只有10-20个标箱的小船,每月只有1-2个班次。”法国达飞轮船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周兴琳回忆。而现在,公司承运的货物,几乎每天都从泸州港走向世界各地。
数据显示,2013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实现2707万吨,约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集装箱实现20.13万标箱,同比增长49%,占全省水运集装箱吞吐量77%,总量居长江主要港口(共20个)第9位。
建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中心
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中心,一组数据透露出泸州的底气——
目前,泸州港拥有40万平方米的堆场,1000吨级兼靠3000吨级的泊位6个,同时拥有年100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能力,30万台滚装车运载能力。
“港口不再是物流链上的一般节点,而是驱动临港产业发展、带动城市起飞的‘发动机\’。”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说,泸州港就像一个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正带动泸州及辐射区域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发展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泸州得天独厚。”泸州市市长刘强介绍,按照规划,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7大产业。
新闻推荐
生前不计报酬,不在乎荣誉,发自内心地为社会、为企业、为他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本报记者刘川3月24日,国网四川电力泸州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徐伟来到龙马潭区劳动街85岁的孤寡老人周淑华家中,例行检...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