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内河第一港” 退港出城才有港城融合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4-29 13:2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梁现瑞 李欣忆

几场春雨后,4月江城,生机勃勃。江水上涨,直接带来航运的增长。几天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迁、梦想和困惑。

港城交恶“内河第一港”被迫退港出城

长江边上,两江交汇之处的城市众多,但三块沿江区域都很繁华,敢以“三镇”来冠名的城市却非武汉莫属。

首先拿面积来说,建成区面积多年前就超1000平方公里,远超国内绝大部分城市。武汉之大,让初次到访的我们有些措手不及。

从武昌的驻地到汉口的杨泗港,要穿过武汉长江大桥,看起来近在咫尺,七弯八绕要走10来分钟才能上桥。除了绕就是堵,桥面上,汽车像蜗牛一般,大桥下货船过了一趟又一趟,车子还没到中间。

过桥之后,左拐进鹦鹉大道,在付出近一个小时和50多元的打车费用后,我们终于来到杨泗港所在的区域。

杨泗路上,行人稀少,街道两边很多楼房的窗户都被拆掉,几个收荒匠正在忙碌。港口内,老旧的水泥地面斑驳坑洼,偌大的堆场上,只有几辆货车,几台塔吊高高矗立,吊臂上红漆剥落。

徐又云的杂货店,离杨泗港大门不到100米。自1990年开始,她靠港口吃饭已20多年。面对记者,她很不以为然,“还采访什么啦,生意都快做不成了。”

徐又云的生意没法做,源于政府规划,按照武汉市政府的规划,杨泗港将彻底关闭,而代之以一个全新的“长江城”。搬迁工作从2011年就开始启动,最早搬走的是集装箱码头,目前仅剩的散货码头也将启动搬迁。只剩几个泊位在完成最后的使命。

这番落寞,很难想像它曾经的辉煌。杨泗港地处武汉城市核心区,已有上百年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江水运繁荣时期,杨泗港曾是我国内河第一大货运港,被誉为“罗马大殿”。也正是因为港口的繁荣,才有了武汉曾经的辉煌。

港城“蜜月期”,在本世纪初逐步走到尽头。徐又云回忆,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和货运量的加大,杨泗港一带的环境逐渐恶化,接连不断的大货车呼啸而过,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还使当地成为全城有名的“梗阻”地带。同时,流动人口激增,也为周围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杨泗港一带,成为武汉城区一块羞于示人的区域。

城市的急速扩张,也压缩了港口扩张的空间。作为湖北省外贸主通道、主口岸的杨泗港,至今未获得外贸中转资质,船舶公司不能在杨泗港接卸中转货物,造成外贸中转箱大量流失。

港城交恶,外迁成了必然选择。

港城融合 新生阳逻港与城共生

搬迁,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用发展的眼光看,若干年后,阳逻港是否会重蹈杨泗港的覆辙?如何让港城不再交恶?

4月25日下午,从武汉城区出发,沿长江顺水而下,50多公里道路,我们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来到武汉阳逻港。作为武汉新港的所在地,2011年投入使用的阳逻港担负着复兴杨泗港的使命。堆场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一望无际,码头边吊车起起落落,繁忙无比。

热闹中有担忧,如何减少港口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在港口,我们碰到了武汉新港管委会办公室调研员颜鹏程,他给出的答案是:规划引领,港城互动。

减少港城摩擦,需要新的空间组织新模式。颜鹏程说,未来阳逻港将按照“依港兴城、港城互动”的理念,将产业园区、物流体系、城镇建设、“集疏运”网络建设等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全新的港产城有机融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态。

为了减少大量载重货车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阳逻港正在建设一条全长76.4公里的专用铁路,与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对接,连接京广、武九铁路大动脉。

港口还将建设全长27公里的江北快速路,连通阳逻港与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连接阳逻港与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专用通道,实现水运与空运的有效对接。“既要有机连接,又不过分亲密,这是港城融合的新模式。”颜鹏程说,港城一体不是港城一起。三条大通道,既保证港口与临港产业园区、中心城镇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又可避免港口与城市过分紧密带来的负面效益。

托举港口未来,需要新的发展思路。采访期间,武汉新港管委会负责人透露,按照港产互动的思路,同步规划了多个产业新区,目前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已经正式启动,西门子、武船、阿尔斯通、武钢、武汉重冶、一冶钢构等大型企业扎堆进驻。

占领港口高地,需要新的发展机制。阳逻港虽然投产时间较短,但却在国内港口中屡屡“先行一步”:

2011年10月,湖北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卓尔控股,通过在港并购,成功将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基建港口揽入麾下。阳逻港也成为由外商控股的中外合资港口企业。

2012年,阳逻港试点启运港退税政策,成为国内首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从那之后,货物从阳逻港启运,就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而不再需要到上海港,这一优惠政策,大大吸引了国内货源。去年,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6万标箱。

2013年,泸汉台集装箱快班服务正式开通,上联泸州,下联上海,港口创造了和上下游港口合作的新模式。

记者手记

坐不住的武汉人

□梁现瑞 李欣忆

在武汉,我们经常去“小吃一条街”品尝美食。

几天下来,我们观察到一个特殊现象:几乎所有餐馆,都不提供永久性餐具,一些餐馆连桌椅都没有,顾客买下后,直接带走,边走边吃。武汉大街小巷和地铁中,到处可见低头吃东西的市民。

追根求源,当地人把它与当地独有的码头文化联系在一起,武汉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历代舟楫往来,繁忙无比,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来不得半点耽搁。

这一点,似乎和四川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川人总是喜欢把每一种活动当成生命中独立的部分,去慢慢品味,比如喝茶、吃饭、聊天,都坐下来,静静享受。

武汉人坐不住,为什么呢?几天来,我们一直在思考。

直到临走之时,一位学者提供的一组数据似乎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上世纪80年代,武汉经济总量一度攀高至全国城市GDP的第4位,但后来一路下滑,最低时排到全国第18位,中部塌陷的尴尬忍受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回升,但距离历史高点,还相距甚远。或许正是为此,当下,武汉街头,高速路边,“复兴大武汉”的标语到处都是,仿佛是一种无声的督促。

或许正是这份紧迫感,才让很多的武汉人坐不住。

新闻推荐

大学科技园四川省再添一家

本报讯(记者张岚)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近日组织专家组对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评审,正式认定其为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这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特色定位的大学科技园。至此,四川省大学...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内河第一港” 退港出城才有港城融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