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廖强
“大家齐心协力共出一份力,争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文明幸福泸州人。”6月2日下午,龙马潭区玉带河幼儿园园长熊方灵带领教师,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向家长发放创文工作倡议书和调查问卷,引导家长监督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争做好榜样。
近日,记者走访了泸州市部分学校,了解到各学校均结合校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师生文化活动等载体积极宣传创文知识,让文明清风吹拂校园,有效地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意识和素养。
上下联动
唱响校园创文主旋律
今年是泸州市创文攻坚的关键阶段,为确保创文工作科学合理开展,早在3月,市教育局就召开了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会议,对今年创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和再部署。
市教育局局长黄辉表示:“要充分认识创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行动起来,紧扣师生文明素养提升,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2017年全市教育系统创文工作顺利推进。”
市教育局的号召和倡导,为泸州市中小学校创文工作定下了主基调。随后,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全市中小学校迅速行动起来,引领广大师生再次掀起创文活动高潮。“三大文明行动”、“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继开展,将创文观念浸润到中小学生的心灵,让创文理念传播得更久、更远。
垃圾分类
从娃娃抓起
泸师附小城西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表演了一场生动的情景剧——《帮垃圾找家》,让师生在欢笑的同时,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这是前不久开展的泸州市“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动手”主题宣誓活动上的一幕。会上,全体参与者一起右手握拳坚定宣誓:要践行自己的诺言,做到垃圾分类,共建绿色环保生活环境。
泸师附小城西学校校长周健认为:“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大家要为校园优美环境作贡献,做垃圾分类的小达人。”
泸师附小城西学校通过朝会、班队会、综合实践等专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使“垃圾分类要从小做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师生进一步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垃圾分类教育在泸州市各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况场街道实验学校努力创建生态文明校园,向师生讲解垃圾分类意义、宣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力行路小学校通过课件展示、儿歌诵读、活动抢答、现场分类等方式,让学生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黄舣小学组织演讲比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三大文明行动
文明意识种心田
“请大家走人行天桥,不要随意穿越马路……”每天下午放学时间,在泸州市梓橦路学校外,有一群志愿者带着蓝色帽子、红色袖章,举着“拒绝零食,请勿乱扔!请走天桥人行道”的标志牌,耐心地引导学生和家长文明过马路,不乱扔垃圾。
梓橦路学校副校长胡朝霞告诉记者,自从泸州市开展“三大文明行动”以来,学校认真把三大文明行动细化到具体行动,设置每月一个活动主题,通过大朝会、班队会、晨会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去理解一个主题、践行一个主题。
记者在梓橦路学校看到,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学生看到垃圾会主动弯腰捡起。放学时分,学校外的公交车站台边,学生有序等候、文明上下车。
玉带河学校以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号召全校学生参加到“校园微公益”活动,围绕“安全驾驶”主题,制作手抄报送给接送学生的家长,倡导家长们同做文明人,共建文明城。
小手牵大手
把文明辐射到社会
近年来,泸州市各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小手牵大手,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有效扩大教育外延,带动家长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生带动家人参与创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效果。
梓橦路学校五年级学生陈姝含,不仅把文明知识带回家分享给长辈,还成立了“家庭错误基金”,当起了严格的“执法官”,专门督促家庭不文明行为。一次,小姝含和妈妈到江阳公园散步,妈妈吃橘子时不小心掉了一颗籽到地上,眼尖的小姝含看到后当场让妈妈交罚款两元。小姝含告诉记者,基金成立半年多来已经收到100多元钱罚款,虽然她还没想好怎么用这笔钱,不过希望能为文明城市创建出一份力。
无论在家还是学校、社会,陈姝含近两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孩子的变化,陈妈妈为创文教育点赞:“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但自己往往‘不拘小节\’没能正确表率。创文教育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感到欣慰。”
通过创文教育,孩子的文明意识逐步增强,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创文的重要性,并对创文做法给予支持和认同。文明的清风,逐步从校园吹进了家庭,其独特绚烂的色彩为泸州市创文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新闻推荐
刘昌明(右三)指导村民科学管护荔枝。□何智敏特约通讯员周超文文/图近段时间,每天早上天还麻麻亮时,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观音寺村“女兔王”袁启莲就早早起床给兔子喂一餐食。自从今年3月当选为村文书...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