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爱—小手牵大手” 文明知晓率100%
“文明一家亲,我们在行动。”4月6日,纳溪区大渡中学举行了创文攻坚师生家长签名活动。从3月27日起,纳溪区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小城大爱——小手牵大手”10万名师生、家长签名宣誓活动,向家长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6万多份。通过此活动的开展,使全区师生和家长对创文知晓率达到100%。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6月1日,在悦耳的《世纪的约定》歌声中,纳溪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爱国·诚信——感动纳溪十佳美德少年儿童和最美家风传承之星”表扬暨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启幕。由纳溪区逸夫小学学生演唱的《世纪的约定》节目,曾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节目在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展播。今年,纳溪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团区委联合开展了“十佳美德少年”和“最美家风传承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网络投票和专业人士评审,最终产生了10名“感动纳溪十佳美德少年”和10名“最美家风传承之星”。纳溪区通过典型选树,向市民普及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纳溪区紧紧围绕“三年创成”奋斗目标不动摇,以“六大工程”为依托,以“三治一提升”为核心,通过实施“10+5+1”创建行动,即“十大专项攻坚行动”“五项重点工作”加“小城大爱”系列主题活动,确保创文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小城大爱”系列主题活动,内容涵盖“文明大家谈”、“爱在纳溪”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为核心,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根本,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在“爱在纳溪”志愿服务活动中,25支志愿服务大队组织开展关爱妇女儿童、扶助困难群体、治理城乡环境、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浓厚氛围。
同时,纳溪区还通过“寻梦纳溪”等新媒体,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引导群众感恩互助、畅谈文明,形成互助友爱、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疏堵结合
让 “牛皮癣”无处遁形
“现在楼道、家门口都没有小广告了,楼道也粉刷得干干净净,有服务需求,可以直接打114查询服务……”6月15日,纳溪区安富街道杜阿姨谈起“牛皮癣”治理后的变化,一个劲地说好。
为治理城市顽疾,纳溪区建立“牛皮癣”小广告基础台账,实行分片管理,城管执法队员、环卫保洁人员、包保单位、创文志愿者加强巡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有效改善了城区市容市貌。
“遇到‘牛皮癣\’,我们根据上面提供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告诉对方乱张贴是违法的。”纳溪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肖健说,“也提醒他们可以将小广告张贴在小区的信息张贴栏内,或向114信息查询台报备,不影响业务开展。”
同时,纳溪区由政府购买服务,将便民服务统一纳入“114”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进行集中管理,有效减少了“小广告”的张贴率。所有入驻平台的企业,禁止随意张贴小广告、“牛皮癣”,如果被发现再次张贴,将实行警告、除名等。对屡教不改者,将会同公安、工商、电信运营商等将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停机处理。
“前段时间我家水龙头坏了,拨打114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后,工作人员10多分钟就过来给我修好了。”安富街道顺江街社区何代军说道。
优化平台
便民利民提升满意度
“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政府对外形象,必须要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服务。”纳溪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股股长段国海说,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窗口的整体形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走进大厅,服务设施、便民桌椅摆放整齐;办事指南、便民服务手册随处可见;查询机、缴费机、呼号机,让群众办理业务秩序井然;核心价值观、遵德守礼等公益广告,让文明元素十足。
在创文工作中,纳溪区政务服务中心把文明城市创建的理念、要求,贯穿到政务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形成和完善文明创建与审批改革互动、文明创建与大厅管理互动、文明创建与党建工作互动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学雷锋志愿岗,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困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让群众不再“办事难”,还通过评选服务标兵、服务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和“好人榜”等,以先进带动后进,提高政务服务质量。
文旅联动
城乡洋溢文明之风
“依法合规、诚信经营,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四川分会场活动在纳溪花田酒地景区举行,第三届中国导游大赛金奖获得者卫美佑及志愿者代表现场倡议:“文明旅游,明明白白去旅游”,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6月17日,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田酒地检票口,10多名游客自觉排好长队,耐心等待工作人员依次检票进入景区,没有游客插队或出现拥挤等不文明现象。景区内绿树成荫,处处干净整洁,文明宣传标语、座椅、路灯、指引牌等设施完好无损,还有文明劝导员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
拍照礼让、耐心服务、爱护环境……如今,文明旅游逐渐成为了纳溪旅游新景象。纳溪区各景区除了做好自身宣传和劝导工作外,还联合城管、环卫等部门对景区周边进行综合治理,让游客和市民真切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变化。
纳溪区文旅局还以“玫瑰书香”“小城大爱—感恩母亲”“秀美纳溪·百姓舞台”等活动为载体,搭建集文化、体育、旅游为一体的共享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创文。
“这个电箱彩绘让人赏心悦目,这么漂亮的画,谁还会在上面乱贴乱画呢?”日前,前来纳溪游玩的李女士看到街面箱体彩绘时,感慨地说。
自创文以来,纳溪区为解决各类通讯信号箱、变电箱,以及泸天化栈桥老化、锈蚀问题,邀请美术爱好者对栈桥、各类箱体实施彩绘工程,为街面箱体穿上了一件件缤纷的“外衣”。
在纳溪街头,随处可见海底世界、动漫卡通等儿童喜爱的画面被手绘成图画,原本单调的箱体立刻变得生动起来,艺术感十足。为让市民进一步了解纳溪本地文化,还将纳溪本土特产、人文风情、自然风光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手绘画面,天仙硐、花田酒地、鼓楼山、天仙枇杷、护国柚等市民耳熟能详的纳溪景区或特产被搬上了街面,开启了一扇扇认识纳溪、了解纳溪、喜爱纳溪的窗口,有效提升了纳溪的城市品质。目前,已基本完成城区主干道及麒麟新城箱体、泸天化栈桥彩绘工作,彩绘面积300余平方米。
安全文明施工
连续三年“零死亡”
6月10日,记者走进纳溪区蓝安路滨江家园项目现场,“事故就是两改、一归”的安全宣传标语醒目且通俗易懂,时刻警醒着一线工人。
纳溪区建筑企业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专职和兼职安全员,设立“建筑施工各方责任主体管理人员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从项目经理到操作工人,根据本人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在操作岗位上公示,设置醒目的承诺墙,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良性循环。
自创文以来,纳溪区把“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放在首位,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具体化、安全监管常态化、网格化和规范化“四化”联动机制,把在建项目监管落实到个人,明确规定网格人员安全监管职责,出台了《纳溪区工程质量监督流程管理指导意见》,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情况零容忍,推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档升级,实现了在建工地连续三年“零死亡”。
纳溪区定期组织创文小分队深入在建工地、企业等,向广大农民工宣传创文知识,强化工地围挡创文氛围营造,以及出入口洗车槽和冲洗设施、降尘设施场规范等整治工作,全力确保创文围挡氛围浓厚、运输车辆整洁干净、施工扬尘有效治理,着力改善城区市容市貌,营造了一个安全、宜居、文明的城市环境。
维权品牌
“无忧消费在纳溪”
“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很难拿到赔偿款……”日前,纳溪区护国镇朝阳村村民杨某,从区工商局消费者委员会“陈英工作室”负责人手中接过1800元冰箱质量赔偿款时,感激地说道。
今年,纳溪区工商局消费者委员会以“无忧消费在纳溪”为主题,通过强化维权渠道、维权品牌建设,建立高效投诉处理机制,把市场、商超、景区、村、社区维权服务站点建设拓宽至乡镇商超、4S店等消费投诉高发区,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指导维权站工作人员高效解决消费纠纷。依托12315投诉举报平台,保持电话、网络等投诉渠道畅通,方便消费者投诉。
“按照‘统一名称标识、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文书格式\’的‘四个统一\’标准,推进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纳溪区通过健全维权服务站与辖区工商所联系制度、受理和处理、信息报送和分析等制度,确保高效处理投诉。同时,定期开展公示消费侵权、消费维权“五进”和流动课堂宣讲等活动,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营造和谐、文明消费环境。
延伸触角
文明下乡“接地气”
自纳溪区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创文宣传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居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文明种子逐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如何让文明在乡镇、在农村开花结果?纳溪区各镇努力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自创文以来,渠坝镇设置了27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包括文明劝导员、卫生保洁员、治安协管员、保安等,通过发放资料和宣传,劝导村民过马路走斑马线,把垃圾放在垃圾箱里,引导大家做文明人。
棉花坡镇开展“城乡环境执法换位体验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安富桥旧钢材集散市场环境治理。安富村一组村民刘谋全,先后参与了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清理“牛皮癣”,规范广告牌等行动。“这个活路不好干。”刘谋全体验后,感触颇深。
棉花坡镇伏龙村长期以来发展蚕业,而养出品质好的蚕茧需要干净的环境。为此,伏龙村村委会主任张从全建议将保护环境卫生写进村规民约,治理村里的“白色污染”。这一建议得到村民们的认可。于是,“提倡整洁卫生,反对污浊肮脏”写进了伏龙村的村规民约。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村上会通过小组长带话,再由村干部出面给予批评教育。从此,伏龙村公路两旁看不到“白色垃圾”了。
在送文明下乡中,纳溪区民政局机关干部发挥引导作用,主动到农户家中当“老师”, 给村民讲解室内卫生整理,以解决农户室内灰尘大、生活用品摆放零乱等问题。
新闻推荐
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泸州市拿出26个实招 提拔任用交流重用多种优先
■本报记者朱虹日前,泸州市出台《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市委组织部有关人员介绍,《办法》从培养使用、表扬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