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易俪) “纳溪区合面镇新设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洪群违规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所得退回村集体账户。”这是近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通报的、纳溪区查办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件。
今年4月以来,纳溪区启动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行动,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全覆盖走访调查。6月21日,市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入驻纳溪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紧盯5类干部
聚焦3大问题
此次专项行动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紧盯对象、程序、成效三个关键环节,明确整治重点单位和人员包括:区镇(街道)扶贫相关责任单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层执法单位、窗口服务单位和基层站所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等5类干部。聚焦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责任落实不力三类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重点查处侵占挪用、挥霍浪费、骗取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消极应付,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失职、渎职,以及落实扶贫政策不力等问题。
“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资金资源落地的最后‘中转站\’,也是群众基本情况、个人信息上传的‘第一道关\’,是这次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市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纳溪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动下访+民情直报
倾听群众心声
纳溪区按照“1+1+1+N”结构开展精准巡访工作:由1名区纪委常委为联系领导;1名部门纪检组长任巡访工作组组长,牵头负责巡访工作;1名镇(街道)纪委书记任巡访工作组副组长,负责配合巡访工作;N名纪检干部负责到村入户开展巡访工作,聚焦发现问题,采取“无人引路、无人跟随、无人推荐”的形式开展走访,了解实情,收集线索,并每日向综合协调组报送工作进度,移送问题线索,确保巡访收到实效。
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在“纳溪手机台”开通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一键举报”投诉平台,印发“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宣传海报,并在纳溪门户网站、寻梦纳溪微信、纳溪电视台、秀美纳溪微生活微信等媒体上广泛宣传,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建立民情收集和廉情直报制度,每个村(社区)发展若干名村级事务“观察员”和民情直报员,让他们收集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线索85个(市委专项整治组进驻后发现问题线索8个),其中问题类52个、诉求类22个、检控类11个。
精细管理
严查快处违纪问题
“我区把责任追究作为纪律审查的必要延伸,重拳‘打虎\’不放松,全力‘拍蝇\’不手软,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凡是查处扶贫领域典型案件,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公开通报曝光……”纳溪区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
专项整治对监督检查中收集的问题,全部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了民生诉求台账、问题线索台账和整改台账,对所有线索逐一登记造册、逐一督促整改、逐一检查销号。针对违纪问题,坚持“零容忍”“严惩处”,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线索实行挂牌督办、严查快处。对收集的问题线索,及时组织研判,并由案件监督管理室统一分配给纪检监察室牵头办理,纪检监察室整合全区纪检监察力量开展初核。对巡访中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截至目前,共立案21件,各类媒体通报曝光4人。
新闻推荐
“我们毕业了!”日前,泸州市龙马潭区来龙学校的孩子们在校园内拍摄创意毕业照,在欢声笑语中定格多彩的童年生活。据了解,学校将中华传统象棋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希望学生从“走好象棋每一步”出发“...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