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燕(右)看到何小虎烧上天然气很高兴。
□刘信琼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用天然气做饭真的方便又干净,多亏了黄主任在‘朋友圈\’帮忙吆喝,不然我这个行动不便的二级肢残人咋个安得起天然气哟。”6月25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鱼湾村***户何小虎一边使用新装好的天然气,一边高兴不已地给笔者介绍说。
家住鱼湾村四组的***户何小虎,在2012年遭遇车祸时造成颈椎骨折断,鉴定为肢体二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巨额的医疗费用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欠下了10余万元的外债,家中还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学,住房也因年久失修倒塌了,一家人借住在其哥哥家中,生活相当困难。村组干部在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之后,经过全村公开评议,将他们一家纳入***户。2017年3月,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何小虎一家进行了危房改造,在交通方便的村道边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平房,一家人终于有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家。
2016年10月,为了方便群众生活,白节镇鱼湾村启动天然气安装工程,村里一个个农户都欢天喜地烧上了天然气。
“行动不便根本不能上山找柴的何小虎才最应该安装天然气。”新房建好后,看着通到村头的天然气,村主任、白节镇人大代表黄昌燕就萌发让何小虎也能烧上天然气的念头,可6700元的安装费对于何小虎俩父子来说,却不是一笔小数目。
看着眉头紧锁对邻居烧上天然气羡慕不已的何小虎,黄昌燕心生感慨。她说,何小虎是个勤快人,要不是发生意外,他的家庭也不至于这么困难。“我是村主任,对这样的一个家庭,我有责任帮他一把。”
“请圈里的同学朋友,有钱出点钱、有力出点力吧,帮帮我们村的贫困户何小虎。他不是懒人,因为车祸,才让他面对6700元的天然气安装费只能眼巴巴看着……”今年4月20日,这样一条微信出现在了黄昌燕的同学圈、朋友圈中,并相互转发起来。
消息发出10天不到,黄昌燕替何小虎代收的银行卡里,就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款,100元、200元、500元……共计有9864元。为了让献爱心的圈友们放心,黄昌燕将每笔爱心捐款都制作成表格在 “朋友圈”进行公开,在接受爱心人士们了解监督的同时,也向这些爱心朋友们表达敬意。在这9800多元里,有的来自她的同学,有的来自鱼湾村的村干部、联系鱼湾村的镇领导……天然气安装费还有结余,她又将余下的钱为何小虎充了燃气费,还添置了燃气灶、电视、电风扇等小家电。
5月20日,在黄昌燕的联系下,天然气公司就专门进村,为何小虎家架设天然气管道,安装线路。经过一天的努力,何小虎正式用天然气做饭。当何小虎用力“扑哧”一声扭下开关后,一股蓝色的熊熊火苗窜出时,何小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连说:“这么多好心人和领导都来帮我,让我不仅住进了新房子,用上了天然气,我这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今后的路,我一定会坚强地走下去,努力自食其力,来回报好心人的关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墨大米、茶叶、黄豆……这些随时可在农贸市场、超市购买的食品,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的对象。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魏德清表示,监测样品的采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进行,由专门的人...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