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婷
“自贸区速度”正在龙马潭区上演:130多项全新的制度出台,在西部内陆先试先行;新机场投用进入倒计时,拓展出新的发展带;高铁时代将至,城市发展大步向北;智能终端下线出厂,新产业崛起;沱江之滨,蓝图长卷正在展开。
这是龙马潭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乡镇改为街道,农民变为市民,老城区面临新环境,外地人成为龙马潭区人,8个月涌入3000家企业……这样的速度和热度,也是一道道考题。
发展的热点在哪里,群众工作的重心就在哪里。城市和产业越是高速发展,基层治理、基层群众工作就越需要架设更多桥梁,连接更多纽带。
减法:
积案“去库存” 一线解难题
12日下午,龙马潭区群工局内一片安静,工作人员张静没有接待工作,处理一些平时未处理完的事务。
对张静来说,这份清静也成常态。“随着国家法治的健全,区里越来越重视群众工作,群众都晓得依法办事,来上访的群众就少了。”张静指着两间信访室说,“你看嘛,我们现在就3个人接访,都完全够了。”
已经做了33年群众工作的张静是这场变迁的见证者。从最初的一年上万件信访件到如今的一年一两千件信访件,这背后是龙马潭区多年来狠抓责任、落实做牢群众工作的成果体现。
这其中,积案的化解是信访件减少的原因之一。
一起积案的化解,仅凭某部门唱“独角戏”,很难成功解决。对此,龙马潭区利用各部门职能,发挥部门联动优势,集合各个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同时,对突出问题由上至下层层落实责任,由区领导负责包案,责任单位“一把手”负化解责任,配合单位分管领导参与化解。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严格考核,让监督与化解并行,让群众的矛盾纠纷能够及时解决。
“就在前几天,我们又化解了一个多年难案。”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合道街社区工作人员肖磊说。
由于建设较早,合道街社区居民楼多为自管。然而,在交接过程中,某居民楼老自管委成员肖某某与新自管委成员间产生矛盾,一直未完成交接工作,致使小区自管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困扰着小区居民的生活。
为妥善解决该小区的问题,小市街道牵头召集了合道街社区的市、区包保部门,共同会商解决问题。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泸州市开展“我们的节日 暖冬行·爱传递”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包括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四大内容
本报讯(记者朱虹实习记者马梦蝶)26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从即日起到2月,泸州市将开展“我们的节日——暖冬行·爱传递”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并号召志愿服务支队、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高校等共同参与...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