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员李洁心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摄影报道
春运期间,高速公路再次迎来车流高峰,进出城收费站也将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既要收费,又要避免拥堵,收费站有何措施?面对性格各异的驾驶员,收费人员又将如何应对?春运期间,为了近距离感受泸州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员们的真实生活,川江都市报记者走进隆纳高速的泸州收费站,体验了这个三尺岗亭内收费员的生活,倾听他们谱写的春运故事。
春运期间 增派窗口值班人手
厦蓉高速纳黔段建成通车后,从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经厦蓉高速过境泸州的轿车、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增多,尤其是进入春运以来,随着川内返乡车辆急剧增加,泸州纳黔、隆纳高速沿线的收费站已开启“春运模式”。
昨日,记者从四川南方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公司了解到,进入春运以来,厦蓉高速泸州境内收费站每天的出入车流量超过10万台次。仅2月10日16时至11日16时,车辆通行总流量达15万辆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通行车辆增加20%以上。
“为了应对春运车流增加可能带来的道路拥堵现象,泸州收费站已经增派窗口值班人手。”泸州收费站站长李鹏说,泸州站12个出站收费通道除了两个ETC通道外,目前已有8个通道实行24小时值守,预计未来两天,进城车辆还将增加,剩下的两个通道也将实时开启。
车流量的增加,对于收费员来说也是考验,不但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路境、车型识别,还要准确无误地收钱找零。“每年春运期间,最苦最累的就是窗口收费员。”李鹏说。
三尺岗亭内 春运收费更累一些
在泸州收费站,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子,乘车或者驾车返乡,在新春佳节之际阖家团圆;他们目送着一股股车流汇向家的方向,自己却只能在三尺亭岗内遥望家人,孤独守望。他们就是纳黔高速泸州收费站的收费人员,他们中有不少来自外地,今年的春节,他们仍将在收费岗亭里度过。
李洁心是这个群体中的其中一员,来自达州,算得上是泸州收费站的“老”员工了。从2011年入职以来,她已经坚持了整整7年,多次获得优秀员工、岗位能手、四星级收费员等荣誉。
早上9点,李洁心接班后,先将零钞、服务监督牌及记录本摆放好,然后刷身份卡上班。“春运期间服务的车辆增加,自己空闲的时候少了,上班时间还是和原来一样,不过更累一些。”李洁心说。
车辆驶入、驶出车道,都要扬手欢迎、点头微笑、热情问候、唱收唱付、真诚感谢、礼貌送客,这是基本的6个动作,也是收费员的完整收费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一个当班收费员每天都会认真重复近千次。”李洁心说,这就是收费员工作的真实写照。
“最孤独的时候就是值夜班,夜深人静,过往车辆逐渐减少,空闲下来,想得最多的就是家乡的父母。”李洁心说,参加工作7年来,她没有回家陪过父母过年。时间充裕的话,年后才能回一次家。
遇到委屈时 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很多人看来,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员的工作就是坐着动动手、笑一笑,一天工作就过去了,却少有人知道在春运期间,当许多人都忙着走亲访友或外出旅游时,她们依然坚守岗位;同样的肢体动作、同样的问候语言,她们每天会重复成百上千次,有时还会遭到不理解和谩骂。
随着公司对收费窗口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微笑服务”成为收费员的每日必修课。李洁心说,每个收费员上班后,遭到司乘人员的不解和斥责时,常常觉得委屈难过,但经过“历练”后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想想司机的艰辛,再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就释然了。
“谁过年不想回家,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坐在岗亭中看到自己的付出能让更多的家庭团聚,很值得。”李洁心说,春节期间,小车免费通过收费站,但大车要收费,时刻需要有人盯着,一步也不能离开。
“遇到司机强行倒车,走绿色通道车辆不配合查验且侮辱、谩骂收费员的,我们必须始终面带微笑,用真诚的语言耐心解释。”李鹏说,为更好服务司乘人员,站区还设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亭,免费提供应急药品、简易车辆修理工具、地图册、饮用水等服务。
新闻推荐
◎邓梅川江都市报记者杨理实习记者田明艳昨日,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泸州市公交公司获悉,春节期间,公交公司将增派近60台车辆,其中大幅增加公交215、21、27路3条扫墓专线运力投入,方便市民出行祭祀。同时,还...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