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 实习记者 何映卓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长江石湾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形似堡垒的取水站房矗立在江边。以此为界,向上游1000米,向下游100米是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这里是龙马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年取水量4060万吨,保障着46.41万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曾经,这里有砂石、有住房、有鸡鸭……对城市供水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自去年起,泸州市对长江石湾堡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了综合治理,目前这里又有了新变化。
切断污染源 实现无缝围护
“以前这里有个砂石堆场,周边还有人居住活动,水源地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龙马潭区环保局局长许多才介绍,为了改善水源地周边的环境条件,龙马潭区在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内开始排查问题并进行整改,最终确立整改任务包括取缔排污口、建设隔离网和搬离居住人口等。
“原来在保护区内有3个排污口,对此我们建了700米的截污支管,将生活污水接入主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整治。”许多才说。同时,为防止人员进入,保护区周边设立了隔离防护网,实现无缝围护。除此之外,保护区内居住的18户居民也进行了妥善安置搬离。
龙马潭区又协调长江航道、海事部门,将停靠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大小船舶14艘全部撤离,并在保护区水域设置航标,严禁船舶在保护区范围内停靠。
如今,一级保护区内绿地成荫,没有人员活动,也没有船舶停靠。
24小时巡查 实现不间断监控
为了长治久安,龙马潭区还建立了专门的水源地保护区管理站,主要用于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
“去年8月,我们增加了3名编制人员并配备了6名保安人员,在全市率先设置了水源地保护专职管理机构,采用‘警站合一\’的协同监管模式,提高了对保护区的保护力度。”许多才说,监控室内24小时都有人值班,保护区内的15套高清视频监控设备与公安机关天网监控系统一并接入保护区管理站,可以对保护区及周边状况进行无空白、无死角、无盲区实时监控。
7日下午,管理站工作人员黄树权正守在管理站内的监控前,对每一个画面进行排查,看是否有人进入了管理区域。与黄树权同班的还有一名工作人员,两人之间一人负责看守监控,一人负责现场巡逻。如果发现有人越过隔离网进入保护区范围内游泳、钓鱼等,就要劝其离开,并及时汇报给管理部门。与此同时,管理站还与公安部门的天网相接,一旦发现有人在保护区范围内有违法行为,工作人员可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
“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管理模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治理,管理站也将常态化对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保证城市饮水安全。”许多才说。
新闻推荐
◎马涛为切实做好2018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日前,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出台措施,抓住“四个不放松”,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抓住道路交通安...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