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泸州市纳溪区农民来说,背靠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的超市(实体店)和电商物流配送平台,让他们再不用愁自家农产品的销路,只需将农产品种好、养好、加工好,这些“土货”就销往全国。自2017年8月该超市(实体店)及电商平台正式运行以来,已实现打古手工苕粉、杉树湾生态土鸡、葛根粉、护国柚、纳溪泡糖等特产销售达350余万元。
2月25日,笔者在公司的超市(实体店)看到,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这家特产超市展销的全是纳溪区知名的产品:本土原生态喂养的猪肉、富硒大米、市级非遗泡糖、市级非遗卤鸭,省级非遗护国陈醋、生态乌鸡、鸡蛋、楠竹笋、特早茶等。而这些特产全部由签约农户供货,公司依托纳溪区供销社的“赶场天”电商平台和超市进行销售。
据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杜明芬介绍,公司不仅依托线下的超市(实体店)展销纳溪名优特产,而且还有地区形象展示的功能。
同时,公司还将特产销售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超市(实体店)和电子商务两条腿走路,让消费者零距离了解和感受到本土特色产品质量,把更多优质农产品推销出去,最终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纳溪区白节镇高峰村贫困户胡友远,自去年8月与公司签约后,他利用楠竹林地规模养殖生态土鸡。春节期间,他的500多只土鸡全部以60元/公斤的价格被公司上门收购,不但解除了的销售之忧,价格比市场上还高出了10元/公斤。
“我们就是一个‘中间人\’,农户有丰富的养殖条件和经验,我们有超市(实体店)和电商作为销售渠道,市场消费者需要高品质产品,我们就是把多方关系串联起来。”杜明芬说,这样的融合将会促进本土土货品牌的打造,开拓出更适合的销售模式。
据初步统计,目前“赶场天”电商平台上,生态食品已拥有了购买“土货”的固定客户,每天仅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的定单就超过30单,让农民的农副特产品销路有了保障,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农民发展生态种养殖和加工的积极性。目前,打渔山社区资产管理公司也与600多户农民签约了生态种养殖和产品加工购销协议,其中***户达200余户。靠着发展种养殖业和的特产品加工,2017年,这些***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
(王元明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方霞本报讯昨日,出席泸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陆续报到。他们为泸州的发展献言献策,涉及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代表卢赐恩关注的是脱贫攻坚。他说,今年是...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