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强
纳溪区护国中学建校于抗日战争后期,新中国成立后又列入全国高完中名录,历史悠久、远近闻名。镶嵌在校门内屏风上的“纳溪护国中学校”7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当年朱德亲手题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护国学子,争做国家栋梁之才。
步入学校大门,右侧景观石上有一个大大的“德”字。护国中学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各方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是护国中学办学质量连年上升的“秘密武器”之一。
“松筠”精神
激励师生奋发向上
记者在护国中学看到,在行政楼上有“松筠楼”3个大字,“松筠”是学校一名普通教师的名字,行政楼为何用一名普通教师的名字来命名?
校长龙中华介绍,1958年秋,化学专科毕业的吴松筠分配到护国中学工作,成了该校第一位化学教师,一直工作到退休。她一生节俭,在2013年弥留之际,她将20万元积蓄捐赠给学校作为奖励基金,并立下两份遗嘱:不开追悼会,丧事从简;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
时隔多年,龙中华如今仍清晰地记得吴老师捐20万元给学校的情景。“2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她的老伴在1992年去世后,吴老师一直过得很清贫。”护国中学按老人的意愿,将20万元成立“松筠化学冠军奖”,其利息作为奖学金,分为四等份,每份1000元,奖励给学校初三年级、高中三个年级的化学科目年度冠军,而未用完的利息则转入本金,原本金不动。
“吴松筠老人的精神感染着老师们,温暖了护国学子的心。学校将其融入德育主线,意在激励他们不断拼搏向上。”龙中华说。
如今,护国中学提炼出“德”文化核心,以“立德树人、德才兼备、健康快乐、终身学习、感恩自强”为学校文化主题,以“松筠基金”为主线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励一大批优秀学生圆梦名牌大学。
自主管理
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前不久,护国中学举行了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师生精神修养。
李琴,护国中学高二二班学生,是学生会组织部成员,也是组织此次比赛的骨干之一。她说:“开展这样的大型活动,老师们不需要操心。”因为,无论是学校常规管理还是组织大型活动,同学们都能自主管理、自主完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护国中学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团委配合德育处,主抓学生的思想、纪律教育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管理能力。学校一方面有效开展“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未来”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如,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争做环保小卫士”“小餐桌大课堂”等主题活动;另一方面,紧抓常规管理,重点围绕《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通过学生行为达标实践活动,采用学习、评比、竞赛等形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李琴说,在近两年的学习中,切身感受到身边同学们的变化。“刚入校时,大家的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有纪律涣散、乱扔垃圾、迟到等现象,通过在校近两年的浸润,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大改变。”对她而言,加入学生会组织部后,从含蓄内敛变得更加干练果断,性格开朗了许多。
学校党总支副书记黄彬看到同学们在校健康成长,心中充满喜悦:“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规范了学生行为,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参与管理学生的能力。”
以德树人
涌现大批优秀师生
近年来,护国中学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德育如花朵一样绽放在校园各个角落。
该校通过落实感恩3年行动计划,开展励志教育和标兵评选,推进“德”文化建设:通过撰写身边“德”文化故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教职工立德树人、争当标兵,学生立德立志、争当标兵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涌现了像黄彬、黄科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像雷思玲、曾洁等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优秀学生。
同时,学校进行德文化教育,对老师提出立德树人要求,不仅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教会学生做人道理。对于学生而言要立德立志,争当标兵,师生共同的追求就是要达到德才兼备的境界。
此外,护国中学把加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引领师生立德立品、立德立志,争做德育标兵。龙中华说:“我校开展德文化教育,基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办学思想,让每一位师生的血液中渗透德文化,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护国中学基本形成了高品位校园文化,师生素质大提高,教学质量大攀升,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特色实验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获得泸州市高中毕业班高考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连续5年获得初中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称号。
新闻推荐
高效管理推进医院发展 不忘初心行医在路上 ——记纳溪区人民医院院长丁友明
丁友明为患者检查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川江都市报记者邱晓辉摄影报道声音洪亮精气神足,谈吐风趣、幽默睿智是泸州市纳溪区人...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