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 冷宏伟
就着榨菜、吃着“康师傅”、喝着二锅头、刷着“拼多多”……这个夏天,一股别样的消费风潮涌起,“廉价”消费火了起来。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当茅台、五粮液和几个龙头家电这些曾经的“白马股”表现平平时,涪陵榨菜和生产二锅头的顺鑫农业却因为业绩与股价“齐飞”而备受关注。低价消费品迎来春天,而这意味消费降级吗?
二线消费股
业绩与股价“齐飞”
不久前,我们尚在嘲讽康师傅业绩“断崖式”下跌,一方面感叹外卖“革”了泡面的命,另一方面也为大众生活水平提高而沾沾自喜。没想到,好景不长。方便面、啤酒、榨菜、二锅头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8月28日,康师傅控股公布了一份漂亮的半年报。2018年上半年,集团收益309.96亿元,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13.06亿元,同比增长86.59%。其中,方便面销售额达111.34亿元,同比增长8.4%。
而统一企业中国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达到112.24亿元;净利润7.14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方便面业务收益41.52亿元,同比增长8%。
“泡面伴侣”们同样斩获好业绩。涪陵榨菜上半年营收10.64亿元,同比增长34.1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77.52%。从2017年7月开始,涪陵榨菜股价一路爬升,从彼时的11元左右,攀升至近期最高点30元左右。
华润啤酒、珠江啤酒和重庆啤酒的营收和净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此外,生产二锅头的顺鑫农业近期成为市场焦点。截至目前,顺鑫农业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创下历史新高,其风头盖过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众高端白酒品牌,成为推动今年白酒板块上涨的重要推力。数据显示,顺鑫农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33亿元,同比增长10.45%。
同时,“白领标配”却开始受到冷遇。7月底,星巴克发布的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亚太区营运利润率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中国区门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这是其中国市场9年来的第一次下降。
网友声音
之前看不上的品牌也开始用了
天府早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网上到处充斥着有关“消费降级”的声音。“以前借钱都要买Lamar(化妆品),信用卡月月刷爆。现在觉得合适就好,没必要那么高端。之前看不上的品牌我都开始用了,说实话,差别也没那么大。”一位90后女白领说。一位学生则表示,“我是一个电子产品的发烧友,刚上大学时,买的电脑还会配上最新的显卡,配上专业的游戏鼠和键盘,手机更是一年一换。现在能凑合用就行,电脑配置高其实也用不到多少,关键还是太贵了。”
那么,大家的消费真的降低了吗?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与此同时,一些奢侈品、化妆品集团业绩保持双位数增长。由此可见,消费降低其实只是部分群体消费结构的变化。
消费分化
选择低价实用商品
是消费心态升级
始于2016年下半年的A股“消费升级”投资主题,在今年似乎遭遇挑战,涪陵榨菜、二锅头等二线消费品股价上涨现象使得市场展开了有关消费升级与“降级”的激烈争辩。
“高端和低端都有发展机会;追求低价或者性价比高的消费本来就不会消亡,尽管他们没有品牌光环,但谁有更高的性价比谁就能获得增长。”天图资本合伙人魏国兴表示,简单的讨论“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是个非此即彼的论断,消费是不分升级还是降级的,只分是否合适。“消费的变迁和演化是中性的,不一定是往上走或者往下走,这种变化其实都是在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
与其说这是消费降级,不如说这是消费分化,即追求低价商品和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以及高端、个性化的网红商品之间的分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分析榨菜暴涨现象时指出,其实从2017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消费分化趋势。一边被骂,一边却靠着众多人追捧而上市的拼多多,就是消费分化的最好注解。
另有分析人士也指出,对于低价产品消费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而应当是公众消费理念提升与消费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即人们摆脱了便宜无好货的传统观念,转而相信价廉物美的存在;更多用户关注的不仅是品牌溢价,而是商品性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略显虚无的身份地位消费,转而追求品质的体验与获得感。因此,便宜的商品看上去是降级,但实际是消费心态的升级。
新闻推荐
弥陀码头◎王浪摄影报道去年底,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首次提出了滨江古镇、湿地公园、康养基地、观光码头、神臂城遗址“五位...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