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森波
8月22日早上,刚到上班时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技术改造和重点项目科科长曾成佼便接到了来自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的通知。“通知要我们做好下月底在贵阳参加第五次泛珠三角九省(区)工业和信息化合作联席会议的准备。”通知中的内容,也让曾成佼很惊喜,“会上将为泛珠三角区域工业和信息化合作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园区授牌,其中就有泸州国家高新区,这是全省唯一一家。”
按照既定计划,泸州国家高新区将与泛珠三角九省(区)一道,“深耕”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光伏材料等领域,共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牵手”泛珠三角九省(区),只是泸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放合作的一环。来自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的信息显示,2017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汉能集团、绿地集团、上海与德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百强企业12家,招引工业产业项目41个,签约总投资259.7亿元。
一年零八个月,签约总投资近260亿元,泸州工业招商有何“门道”?
锁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
做精产业链条招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曾成佼认为,行业龙头企业选择泸州,与泸州市注重产业链条招商息息相关。近年来,泸州聚焦“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先、工业为快”,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活做精产业链条招商,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
丰富产业链条,泸州也有章法。打开曾成佼的工作记录本,上面清晰地写着《泸州市进一步优化全市工业产业和园区布局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印发时间和主要提纲。“前者指明了各县区、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可以避免县区、园区在招引产业和企业时出现同质化竞争;后者明确了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有利于增强工业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曾成佼说。
泸州市加快建设特色园区,要求一个园区原则上重点产业不超过2个、成长型产业不超过3个,同时要围绕重点产业、成长型产业制定产业招商目录,吸引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高端要素聚集,补齐重点产业链条短板,延伸重点产业配套。在招引方式和重点上,泸州市以园区招商、县区招商、以商招商为主,重点锁定航空航天、智能终端、大数据、现代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重点发力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域以及国际国内500强、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央企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进一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上海与德“加盟”泸州市发展后,斥资建设泸州与德人工智能科技园。这个园区不一般,集人工智能硬件研发、测试、制造和集成应用为一体。园区一期工程包括测试中心、制造中心、双创中心。“测试中心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手机及人工智能终端测试认证定制解决方案,业务服务整个西南区域。”该园区测试中心技术总监官迎春透露。聚焦智能终端招大引强,泸州已经形成从研发、制造、检测到供应链公司的产业链条。
优化投资环境“以商招商”
全链式服务:包括协议签订、公司注册、项目立项、报建审批等方面
以商招商,堪称泸州产业链条招商的“经典之作”。
与传统招商方式不同,以商招商更多的是投资企业之间的口口相传。“‘以商招商\’,其实拼的是投资环境。”在曾成佼看来,投资环境好的地方,会在投资企业中逐渐留下良好口碑,再通过口口相传,“明星企业”的集聚作用就会自发形成。
优化投资环境,泸州有讲究。
泸州市建立工业招商引资工作专项台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方案、一个团队、一跟到底”要求,凡对接洽谈的工业项目、企业逐一建档,定期跟踪信息、交流情况、研究问题,实行“盯死看牢、紧咬不放、实时跟踪、促进履约”,在协议签订、公司注册、项目立项、报建审批等各个方面开展全链式服务。
近年来,泸州探索实施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一件事”办理改革,把所有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整合归并为立项、土地使用权取得、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环节,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程、并联审批、一次办结”。“在合法合规和资料完整的前提下,企业全程可缩短审批时间90多天。”曾成佼表示。
重庆恒芯天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南是泸州人。在她的牵线搭桥下,3月22日,江苏国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荣“联姻”纳溪区,建设泸州通信数据安全产业基地项目,打造百亿级通信产业集群。依托长江机械厂的汽车铜齿环市场,泸州国家高新区引进了江麓容大、东风小康、贵州中航转向等企业,汽车制造产业因此蹄疾步稳。
下一步,泸州将围绕工业产业链补链和强链,下大力气招引“头雁”企业及项目,激活“老雁阵”、构筑“新雁阵”。
新闻推荐
◎周小梦8月23日上午,泸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副局长甘元生带队检查泸州市江阳区旅行社安全生产情况,江阳区旅游局局长刘光雄...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