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邓业 记者 罗森波) 记者4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以来,泸州市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至7月,全市实现民间投资564.9亿元,同比增长22.8%,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4.2%。
今年,泸州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意见》,从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强民间投资要素保障、加大民间投资资金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切实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五个方面,为促进民间投资“定制”了18条“干货”。泸州市鼓励民间资本拓展投资领域: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类项目特许经营,参与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和道路照明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和养护,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科研、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还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泸州市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泸州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全力推动一般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一件事”联办改革,促使投资项目从前期到开工全流程办理时限,从原来的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96个工作日。今年,泸州市在泸州国家高新区、川南临港片区开展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重点在投资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消防许可等6类审批许可、16项具体业务方面开展“承诺在前、要件在后,责任明确、惩戒失信”承诺制试点。1至8月全市核准、备案立项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1054个、总投资2447.3亿元。
泸州市各地当好服务民间投资的“店小二”。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建立和运用“多规合一”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今年以来,川南临港片区已新增注册企业1480家、注册资本240亿元。与此同时,泸州国家高新区建立了“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监管和服务模式,制定了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相关事权的“高十条”措施,尤其是对已通过施工图审查的项目,允许承诺企业先行进场开展基础施工,缩短了企业前期工作时间。截至目前,泸州国家高新区已入驻企业610家。
新闻推荐
■蒋雪梅本报记者蔺艳霜摄影报道近日,一市民将一面印有“太平财险真诚可信用心服务高效理赔”字样的锦旗,送到太平财险泸州...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