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习“分水油纸伞”的制作技巧
◎ 刘传福 易路勇 文/图
12日,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的留守儿童们在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毕六福的指导下,在分水岭社区的廉政文化基地内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的制作技巧。
寒假期间,在江阳区纪委监委的组织下,不少留守儿童纷纷进入江阳区廉政文化基地内学习刮青、穿线、上色等油纸伞制作技巧,在丰富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的同时,让其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特有的“拿好伞、挡风雨、走正道、做好人”的伞骨文化,从小根植“要正要直、防蛀防腐”的做人理念。
据介绍,“分水油纸伞” 2007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400余年的制作历史,被国内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伞面寓意“遮风挡雨防腐拒变,风雨见证奉献精神”,已成为泸州市开展廉洁教育的一大载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邢晓梅实习记者刘校宏)近日,江阳区通滩中学召开2019年春期开学工作会,对2019年春期开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议做了题...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