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明蓉
上周,本报以《春节上班第一周 市内部分医院迎就诊高峰》为题,报道了春节后部分医院呈现就诊高峰的情况,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等出现呛卡异物急症、胃肠道疾病及意外伤害三类病患有明显增加的现象。有市民打进本报新闻热线3190929称,希望有专家能给市民提供一些方便适用的急救方法。
对此,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保科副科长张璐为大家支招,教你正确应对。
孩子喉部被卡住怎么办?
“儿童咽喉部的感觉比成人要迟钝,因此吃进东西后容易发生呛咳,再误吸进入呼吸道。” 张璐表示,如果是小的异物没有卡住喉部而是掉到气管里,风险相对较小。但大一些的异物正好卡住喉部,会马上发生窒息,非常危险。异物掉进气道后,孩子会出现连续性咳嗽,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赶到医院进行救治,则非常危险。
一旦发生呛卡异物的情况,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但家长应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果已经发生窒息,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下宝宝脸部朝下搭在家长左手手臂上,头部低于躯干,右手找准两肩中间点,用手掌根部用力叩击5次。
1岁以上的宝宝,则由家长站在宝宝背后,手臂腋下环抱,然后对准腹部中线,向上向内催压,通过腹部加压、膈肌上提,让胸腔的压力使呼吸道的压力增大,把异物逆行咳出来。
孩子意外受伤怎么处理?
张璐说,如果是轻微的擦伤、碰伤,可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酒精、碘伏、纱布等,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如果伤口比较深、开放性比较大就需要及时就诊。对于头外伤,要第一时间观察孩子有没有鼓包、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状况。三天之内有任何异样,就要及时就医。
如果是扭伤,受伤后24小时内,最好冷敷不要用热敷,用冷毛巾包冰块冷敷20分钟,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受伤第2天后,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弹力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把扭伤部位垫高,也可帮助减轻肿胀。
孩子消化不良怎么办?
据张璐介绍,春节假期因为孩子吃得多、杂,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儿童脾胃虚弱,假期期间饮食无节制,再加上休息不规律,孩子胃肠道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道问题。”
张璐提醒家长,切忌让孩子吃生冷食物,少吃油炸、膨化、烘烤食品,如炸丸子、烤鱼片、烤羊肉串,熏烤食物如烤鸭,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咸鱼等,罐头食品也尽量不给孩子吃。
家长可以时常闻闻孩子的口、摸摸手脚心,如果发现孩子舌苔比较厚、口中有酸腐的味道,或者手脚心明显比成人体温还高,很可能是积食上火了。建议给宝宝提供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酸奶、水果等补充体能,并给宝宝准备一些益生菌、助消化的药物,如健胃消食片、山楂丸、乳酶生等。注意让孩子多喝水、睡眠规律。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呕吐、精神状态不好、腹泻厉害等状况,要警惕体内缺水以及电解质紊乱,钾、钠、氯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引起生命危险,一定要及时就医。
新闻推荐
医务人员为旅客义诊。蔚坤妍摄本报讯(蔚坤妍记者刘墨)近日,“道路千万条,健康第一条”春运义诊活动在泸州客运中心候车大厅举...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