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普通市民该如何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典型症状?出现发烧咳嗽一定要就近到发热门诊治疗吗?本报邀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进行解答。
问:哪些人群是易感染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咳嗽、喷嚏、说话等的飞沫都可能传播。
咳嗽、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典型症状,该病起病不是特别急,开始时高热、低热都有可能。
作为一种新的病毒,大家都是易感染人群,也就是说下至新生儿,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感染。就目前确诊的人群来看,儿童感染的病例较少,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问:近期去过武汉或武汉周边地区,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
市民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自身防护,关注身体状况。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C)、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
问:近段时间,外出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冬春季节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增减衣物,减少患病机率。就餐时,注意避免食用各类生食。居家或在外住宿时,注意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外出时,乘坐交通工具,最好避免乘坐人多拥挤、密闭的交通工具。尽量少到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比如商场、车站、机场等。
如果要到医院等场所探望亲友,注意戴好口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与亲友在户外进行交流。如果已经感冒尽量不要出远门,并要及时就诊。
要注意勤洗手,如果不小心用手捂住自己口鼻一定要先洗手,打完喷嚏后不要揉眼睛,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
问:戴口罩防护,该如何正确使用?
市民外出戴口罩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到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尽量戴上口罩。已感冒发烧患者一定要戴上口罩,既保护自己也避免传染他人,并要及时就诊,排除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口罩尽量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大于等于95%的口罩(包括N95、KN95、DS2、FFP2等)。
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无典型症状?出现发烧咳嗽应该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没有特别典型的表现,当出现咳嗽、发烧症状时,一定要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寻求医生正确的诊疗帮助。
市民就医时,应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地区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在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目前,泸州市已根据要求组建了集呼吸内科、感染科、ICU、影像学等多个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24小时待命,根据需要可到各发热门诊开展工作。
问: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C)、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问: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问: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经取消春节假期,并在忠山院区开通发热门诊,24小时均有医师坐诊且可网上预约。
忠山院区发热门诊共有三个时间段可供选择:
08:00-17:00;
17:00-24:00;
00:00-08:00。
发热门诊地址:忠山院区门诊一楼外左侧感染科
西科
新闻推荐
泸州市医保局启动防控“新冠”肺炎 疫情相关商品价格应急监测 第一期预付800万元用于确诊患者救治
本报讯(记者朱虹)1月27日,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该局于1月21日下发《关于启动防...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