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易君
1月29日下午4点30分,泸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医生何钰楠在市传染病医院已经驻点了7天。从1月24日凌晨4点30分泸州收治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人算起,作为患者密切接触者,何钰楠再也没走出病区,在里面工作生活了132个小时。
江阳区况场街道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门口挂着的“泸州市传染病医院”牌子,表明这里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战场之一。作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三区的疑似和确诊病例都在此观察和救治。
何钰楠就职的泸州市人民医院,从1月19日开始,按照市上部署启动了市传染病医院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院人员取消春节休假,派出副院长袁云华驻守泸州市传染病医院。何钰楠和其他10位医护人员首批入驻市传染病医院。1月24日凌晨4点30分,泸州市首例疑似病人被送到了市传染病医院。何钰楠开始了在病区和休息室两点一线间的工作和生活轨迹。
何钰楠和10位同事主要工作范围在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医院底楼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在这些区域医护人员都会按照标准进行防护。据泸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卫茂华介绍,市人民医院在这里常驻的医生,负责收治病人和随负压救护车出诊接收病人。刚入院的病人会送到疑似病区,通过检测并经专家组确诊后,再转入确诊病区。每天早上8点,何钰楠和同事一起,穿三层衣服、戴三层手套,全套防护后再进入确诊病区为病人进行日常查房,并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对病人进行治疗;了解病人的检测检验结果、完善病历资料、上报相关数据等。目前医院收治的病人对治疗很配合,唯一担心焦虑的是亲人被感染,会时不时打电话与家里取得联系。这里每间病房都有独立的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备,医护人员24小时护理。
2010年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的何钰楠,是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的主治医生。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他也是被隔离者。“请大家放心,我们医护人员会好好保护自己。家里人都理解。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不冲在第一线,谁冲?”何钰楠现在最希望的是病人早点康复,希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尽快打赢。他说,市人民医院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医院医护人员的入驻名单已经安排到了第四批。“我们第一批医护人员如果被换下,还要经过15天的隔离期。”何钰楠如是说。
泸州市传染病医院于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由泸州市人民医院托管,现在设置病房45间,可收治病人75位。此前,市传染病医院已承担了三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而面对今年春节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传染病医院肩负起防控的责任。从1月24日到现在,市传染病医院收治过5位患者,其中,一位疑似病人已解除疑似,回家观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曾念“戴好口罩,先来测量体温。”在泸州客运中心站进站安检口,文明劝导员宋女士正用体感温度计挨个为旅客测量体...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