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玉青
春节假期已接近尾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今年,走亲访友、逛街娱乐不再是假期的主题,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市民积极响应“减少人员出行、聚集,少去公共场所”的号召,纷纷拿出“宅”在家的决心,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何丰富“宅”时光,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
居家隔离 贴心服务暖人心
今年春节,家住观澜国际小区的殷先生一家原本计划和朋友相约自驾到云南旅游,但疫情来势汹汹,他们临时改变了计划。大年初一,从湖北老家回到泸州后,一家人便开启了“居家隔离模式”。一周里,夫妻二人在家陪伴3岁的孩子拼图、搭积木、做游戏,所有平时没时间陪孩子玩的游戏,都玩了个遍。殷先生和妻子平日里工作较忙,很难有长假期,这样与孩子时时刻刻在一起的机会,自孩子出生以来还是第一次。
居家隔离期间,因为没办法外出,家中所需的生活用品、食物蔬菜等成了难题,幸好这时小区物业公司“雪中送炭”,只要殷先生向物业公司提出需求,工作人员就会将他所需的物品购买好送到他们家门口。天立物业观澜国际项目经理邹小兰告诉记者,从1月26日开始,公司就协助社区一同为居家隔离的业主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为他们代购生活用品,定期打电话关心业主的生活状态等,并将此类服务辐射到了普通业主。
同样,大年初一从湖北回到泸州家中的王丽一家,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未踏出过家门。第二天,王丽一家接到江阳区南城街道工作人员的电话,她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登记。随后,街道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前往王丽家,为他们一家三口测量了体温。此后的每天,工作人员都按时到来,为他们进行体温监测。“除了关心我们的身体状况,街道工作人员还经常打电话问我们是否缺生活用品,缺什么就给我们送来。”街道工作人员的关怀,让在家中隔离的王丽一家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
南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奚小淋告诉记者,居民进行居家隔离期间,街道为他们提供了体温监测、生活用品代购等服务。同时,街道还招募了志愿者,定期打电话慰问在家中隔离的居民,搜集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花样解闷 “宅”出别样乐趣
“花好月圆、心心相印、猴年马月……”春节期间,市民曹蕾的家庭微信群热闹非凡,不能随意串门,一大家子便直接通过网络交流,在家庭群里玩起了看图猜成语的游戏。16个人的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猜出了好几十条成语。即使不见面,也能在热烈的讨论中,感受到一家人和睦的家庭氛围。家人们表示,这样的游戏不仅增加了家人之间的交流,还锻炼了大家的思维能力,也算是“宅”在家中的一大乐趣。
在这个全民“宅”的春节里,市民创新的“宅”家游戏花样百出。家住龙马潭区羊大山社区的李瑞婷一家,也在“宅”的过程中找到了不少乐趣。李瑞婷在家中摆起了“游戏摊”,用衣架制成铁圈,模仿儿时的“套圈游戏”,带动父母和丈夫参与到游戏中。李瑞婷说,玩游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消磨时光,也是想让家人运动起来,玩的同时锻炼身体、增进交流。在李瑞婷看来,“宅”在家中并非全是坏处,上班以后,能够有这样的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和家人一起玩游戏共度家庭时光的日子别有一番趣味。
呆在家中,能玩的游戏远不止这些。曹蕾和李瑞婷纷纷和家人朋友在微信群中玩起了K歌大赛。大家通过手机K歌软件,唱出各自喜欢的歌曲发到群中供大家一同欣赏。“不能进KTV,我们同样能嗨起来!”李瑞婷笑着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伟记者李界)近段时间以来,江阳区南城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志愿者的服务作用,形成了...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