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龙马潭区石洞卫生院,要进行体温检测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泸州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泸州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泸州市卫生健康系统视疫情如命令,医疗机构、疾病预防、卫生监督执法等立即行动,凝聚疫情防控工作合力……
2月6日,记者深入部分基层卫生院、集中医学观察点、市疾控中心、市传染病等,捕捉一个个奋战“疫”线的瞬间和感动。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基层卫生院
患者进医院领“通行证”
2月6日上午11点,龙马潭区石洞卫生院(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入口通道。
“测一下您的体温,我们预检分诊。”医护人员为记者测量了体温,36.7度,随后将一张纸条递给记者。
一张小纸条,算得上医院“通行证”。不管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主动出示这张纸条,医务人员可提供相应的帮助。
基层卫生院,排查的关口前移,才能更好地做好基层防控工作。龙马潭区石洞卫生院工作人员石勇称,医院预检分诊台24小时值班,每岗至少有4名医护人员值守,不放过一个发热病人。
每天进入龙马潭区石洞卫生院的有600-800人次,到发热门诊的有一二十个。对于发热患者的处置,这家基层卫生院有一整套流程:发热门诊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结合胸部CT、血常规等检查做进一步筛查。如怀疑疑似病例,快速院内专家会诊,如初诊为疑似病例,立即转入隔离病房,咽拭子采集,报送标本,开展流调,同时网络直报;核酸检测阳性,立即电话报告并启动转院流程,将患者转至市传染病医院;核酸检测阴性,则继续隔离观察,24小时后再次采集咽拭子样本作核酸检测复查,仍为阴性,解除留观隔离……正是这样严密的防控和把关,龙马潭区石洞卫生院发现了几例确诊病例。
市人民医院
设儿科发热门诊 24小时接诊
2月6日下午2点,一中年妇女怀抱3个月大的婴儿来到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下称市人医)门诊部。婴儿并非发烧、咳嗽,而是有些消化不良,不吃奶。二次分诊后,导医引导他们到普通儿科就诊,并叮嘱:特殊时期,如不是发烧等特别严重,不要来医院。
1月27日,市人医儿科单独设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所有时段实现网上预约挂号。
市人医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春艳说,儿科患者中,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等肠道疾病为主,而儿科发热门诊,对孩子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进行准确鉴别,避免过度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医院开通网上儿科发热门诊咨询,李春艳为家长及时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等,尽量减少一般症状的孩子到医院就诊频率,减少感染机会。
集中医学观察点
服务好每一位“客人”
2月6日中午时分,一辆小轿车开到龙马潭区一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后备箱内,盒饭摆放整齐,菜品丰富:腊肉炒芹菜、鸡肉、莲花白、南瓜汤……
“‘客人’的先送。”发餐前,工作人员提醒说。他们说的“客人”,是医学观察点的留观者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这个集中点先后入住6批“客人”,送走了三批次。19名工作人员来自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龙马潭区疾控中心、政府部门等单位,组成医护组、疾控消杀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和综合协调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既承担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环境消杀等医疗工作,又要照顾“客人”起居、运送物资、打扫卫生等生活保障。
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刘志玲说,来自不同单位的人,在这里做同一件事,大家只有一个目标,服务好每一位“客人”,让他们在这里安心、健康、顺利度过14天的隔离期。
疾控一线
不分白昼的流调和防控
2月6日下午1点过,蒋德勇拿着一叠报表仔细分析,有疑问处,立即核查。蒋德勇是泸州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与免疫规划科科长,他和同事们每天要向市、省和国家上报疫情的四大数据,有的数据是24小时实时报送。
在这场“战疫”中,这只是泸州市疾控中心工作的一小部分。疾控中心成立了疫情处置组、检验检测组、健康宣传组等七个小组,检验检测组全员轮值,在最短时间得出结果。
一旦有了疫情,不分白昼做核酸实验检测、现场流调、处置……有的结果是晚上出来,中心疫情处置组随时待命。2月2日下午6时,实验室检测出2例阳性病例,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专家带队赶赴现场,连夜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为缩短决策时间,2月3日凌晨4时,完成了调查报告撰写,商讨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传染病医院
能同时容纳75个病人
2月6日下午3点,位于江阳区况场康庄街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内,专家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短短10多天的时间,收治了12位确诊病人。其中,一名危重病人,一位重症病人,医院组织过多次专家会诊,5G远程省级专家会诊,省专家连夜赶赴泸州现场会诊……全员上下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病人。
从前期医院的紧急启用,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和泸州市中医医院4家三甲医院组成联合医疗队入驻;从医护人员的不断充实,到物资设备的不断完善,传染病医院的使命更加艰巨。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吴刚告诉记者,目前,医院有25名医务人员在隔离病房内救治病人,通过抗病毒治疗、改善脏器功能、提供呼吸支持等,危重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当前,医院增加了负压救护车、重症监护病房设备等,呼吸机等不断添置。当前,医院同时能容纳75个病人,四家联合医院已经做好了医疗队的储备工作,保证临床医疗所需。
专访泸州市卫生
健康委主任涂曲平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记者: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广泛关注,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疫情形势?
涂曲平:泸州市病例数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确诊病例12例,还有14例疑似病例。从确诊的病例分析,传播的方式多样,绝大多数是武汉及其周边地方回来的,主要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同时也有居住在泸州的被确认患者感染的病人。我们必须要采取更严格、更果断的措施防控疫情。
记者:泸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当前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呢?
涂曲平:当前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要坚决控制传染源。各级部门都行动起来,实行最严格地排查。网格化+大数据,进行精确的管控,执行每人建档立卡,坚决隔断传染源。要努力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人防控,户户防控,层层尽责。每个人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少出门,少聚会,少聚餐。我们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好,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日前,《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区疫情防控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提出“两主动”“三严禁”“五...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