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与同事们一起商讨诊疗方案。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陈易君
2月8日,是元宵节。上午8点,刘勇和队友们结束了6个小时的医生值班,从湖北省人民医院病区回到驻地休息。此时,他才有时间拿出手机来看,看到微信中的祝福卡片和短视频,让他心中溢满了幸福感。这是刘勇在这个特殊的元宵节收到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37岁的刘勇,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生,也是西南医科大学第二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身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他,元宵节这天工作的强度、难度、险度,与前几天并没有啥区别,只是今天,他与父母妻儿,一家六口人,要分作三地过一个特殊的元宵节了。“我们一家人的不团圆,是为了大家的团圆;我们这个不圆满的元宵节,是为了以后每一个元宵节都很圆满。”在泸州抗疫一线坚守的妻子代丽如是说。
出征武汉前,刘勇一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病人。而在同一医院呼吸科工作的妻子代丽,也一直在发热门诊坐诊,还时不时要抽调支援感染科等科室。夫妻俩接触的都是高危人群。为了家里老人和小孩的安全,初五这天,他们收拾行李,住进了医院附近的宾馆。家里的两个小孩,就交给了两位老人照顾。到他2月2日出发到武汉,夫妻俩只回过一次家。“多回去一次就多增加一次风险。”身为儿子、父亲的刘勇说。
出征武汉的前一天,刘勇上完班,把放在宾馆的行李打包搬到了在附近租的一套房屋里。“我们到武汉不知道要工作多久,住宾馆的费用高,她做饭也不方便。”身为丈夫的他要在离开泸州前,为妻子考虑周全。
到武汉这几天来,工作之余,刘勇都会主动给家人报平安。7日晚上,8岁的女儿所在班级的小朋友和家长们给他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他们共同绘制了祝福卡片,拍摄了祝福短视频。孩子们用稚气的童声,汇集成一句大家对援助武汉医护人员的期盼——“早日打败病毒,平安归来!”而5岁的儿子,一直以为爸爸到武汉是去打怪兽。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刘勇和妻子都报了名,均做好了上前线抗“疫”的准备。如今,“我们在不同的战场,都在做一样的事情。”刘勇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妻子代丽则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值守发热门诊。“她在抽调名单中,也有可能到武汉来。”刘勇说。
元宵节晚上8点钟左右,刘勇团队负责的一病区40张床已经住满员了。他们又将继续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新闻推荐
2月9日上午,市政府八届7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稳产稳岗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