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红岩子茶山满目苍翠。本报记者 牟科 摄
□ 本报记者 简放鹏
今年5月26日至2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翁启勇调研泸州市龙眼、荔枝产业发展情况后赞道,泸州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独有偶。去年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调研指导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后认为,泸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柑橘产业发展,泸州柑橘产业已具较大规模,果园建设与管理水平较高,泸州赤水河流域是生产鲜食精品柑橘的最佳生态适宜区,泸州发展柑橘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
近年来,泸州市按照全省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要求,推进《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4-2025)》及特色产业专项规划落地落实,全市农业八大特色产业(精品果业、高效林竹、绿色蔬菜、特色经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休闲农业、加工物流)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泸州“三早三晚三优”独特优势初步彰显,即拥有长江早春蔬菜、纳溪特早茶、泸州早稻、晚熟荔枝、晚熟桂圆、晚熟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拥有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特色农产品具有优质、优价的特点。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分析认为,由于全市农业八大特色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泸州市农业八大特色产业出现了产业发展格局更加鲜明、现代农业园区对农业特色产业集聚能力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格局更加鲜明上,泸州市围绕农业八大特色产业,按照“大基地+大产业”发展思路,集中连片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沿长沱两江的荔枝龙眼产业带、沿赤水河的鲜食精品甜橙产业带、乌蒙山特早茶产业带和长江大地蔬菜产业带,每个区县都打造了1至2个农业特色产业,多个区县跻身全省“10+3”产业发展重点县。“合江荔枝”获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江之阳’蔬菜”“合江真龙柚”“泸州桂圆”“纳溪茶叶”获评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市共争创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
——在现代农业园区增强农业特色产业集聚能力上,泸州市结合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推动绿色蔬菜、精品果业、特色经作等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全市共打造万亩连片产业基地21个,建成了合江三江荔枝园区、江阳区董允坝蔬菜、纳溪区梅岭茶产业等现代农业园区53个,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提升了泸州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吴万萍人们在进行身体检查的过程中,CT检查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