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州 > 正文

新版“限塑令”后 你的生活离得开塑料吗? “泸州大妈”成“限塑令”执行“模范生” 超市、市场大量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20-07-11 00:39   https://www.yybnet.net/

快递小哥提着塑料袋打包好的奶茶

市民提着环保袋买菜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称为新版“限塑令”。根据意见,我国将分步骤、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等。

对此,川江都市报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在泸州市的使用率依然居高不下。“泸州大妈”成为“限塑令”执行“模范生”,而外卖快餐成为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大户”,超市、店铺大部分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摄影报道

“泸州大妈”成“限塑令”执行“模范生”

1“泸州大妈”成“限塑令”执行“模范生”

上午10点过,前进中路一家超市前,准备午饭的市民从超市买了菜,正提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往家赶。半个小时里,从超市出来的人群中,用塑料袋提物品的占到半数以上。也有部分市民用环保袋、布口袋或者带轮的手拉车装载,这部分人几乎都是“泸州大妈”。

头发花白的张女士从超市买菜出来,正走在回家路上。她肩上挂着一个布口袋,手中拎着一个塑料袋。布口袋里装着从超市买来的蔬菜,塑料袋里提着凉面、卤鸡爪等凉菜。“这个布口袋已经用了好些年,只要出来买菜就会背上,买的菜可以直接放进布袋里。塑料袋不仅不环保,而且多了也用不完。”张女士说。

年逾5旬的李女士拖着带轮的手拉车从超市出来,在门外的储物箱里取出在附近农贸市场买来的菜品,一股脑装进手拉车,丰富的货品装了满满一车。记者看到,李女士的手拉车里,从超市买来的菜大多直接装进手拉车,而从农贸市场买来的菜品,每一种基本上都裹着塑料袋。

李女士说,大多数时候自己都是自带手拉车来买东西,手拉车可以反复使用,在超市买的菜结账后,直接装进手拉车带走很方便,而且不用再付费购买塑料袋。而农贸市场里,菜贩会用塑料袋装好后交到她手中。

记者在市内多家超市、农贸市场看到,市民采购后采用的装载工具五花八门。除了大多数选用轻便、方便的塑料袋外,也有部分市民使用可以反复利用的环保袋、手拉车、背篼等。使用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的装载工具,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其中又以“泸州大妈”居多。

外卖快餐为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大户”

2

近年来,随着外卖走俏,快餐外卖行业迅速晋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大户”,塑料快餐盒、塑料吸管、塑料饮料杯、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成为外卖“标配”。

连江路一段紧邻学校,周边餐饮店、饮品店密密麻麻分布着几十家,其中很多店铺都送外卖。外卖骑手陆续在这里停靠,进店取餐后,迅速送到顾客手中。

刚从一家饮品店取餐出来的外卖骑手廖师傅,手里提着一只塑料袋,袋里有两杯用塑料杯装好的饮料,以及两根塑料吸管。“我一天送出的外卖有70多单,每一单都会由商家用塑料袋包装好后,由我送到顾客手中。”廖师傅说,送出的订单中,大多不止一只塑料袋、一个塑料盒,有时一个订单里会有七八个塑料盒。

另一位骑手杨师傅表示,外卖快餐盒使用塑料制品居多,而部分奶茶店已开始使用纸杯替代塑料杯。

在连江路一段一家米线店内,餐厨区堆放着一摞摞塑料餐盒。店主何先生说,店里每天的外卖订单少则几十单,多则上百单,一个月打包餐盒要用上千个,“因为米线有汤料而且有温度,目前只能采用经济又实用的塑料餐盒配送。如果今后有更环保的餐盒,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我也会考虑使用”。

连江路上有多家饮品店,装载材料以塑料杯、塑料吸管为主,也有少数饮品店摆放着纸杯。在其中一家奶茶店内,记者看到有顾客、骑手在这里等待取餐。取餐台上摆放着一溜塑料杯、塑料吸管、塑料勺等随饮料配送的材料,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饮品递给顾客,每份饮品里有一个塑料杯、一根塑料勺、一根塑料吸管和纸巾。对于这些配送的材料,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总店的规定,他们只是按照要求使用。

3

超市、市场大量使用

不可降解塑料袋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超市、各类市场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情况很普遍。

江阳区永安街一个日杂店,门前摆着一排水果,市民购买水果或其他商品,店主会自然地递上塑料袋。店主说,塑料袋都是免费提供,如果向顾客收费,别人肯定不乐意。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要提供上百个塑料袋,但因为成本不高,并没有觉得免费提供有何不妥。

在江阳西路农贸市场内,市民挑选需要的菜品、肉类,称重后商户顺手装进塑料袋递给市民。市场内,每位商户都会免费为顾客提供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上基本没有可降解的标志,有的很薄,轻易就会被划破。几分钱一个的塑料袋,不会给商户带来什么影响,因此大家都乐意提供。

前进中路一家中小型超市内,水果、蔬菜、肉类、熟食等区域里,摆放着撕拉式的塑料袋,以方便市民取用。市民购买一块肉、一条鱼、几斤蘑菇、一份凉菜等散装物品,都会用免费塑料袋分别进行包装,再拿到收银台结账。在收银台,没有自带购物袋的市民,会花几毛钱购买一个塑料袋,将采购的各种物品装进袋子带走。

超市负责人王女士说,自从“限塑令”颁布后,超市收银台提供的塑料袋需要付费,根据大小不同,价格也从2毛到4毛不等。自从购物袋收费后,一部分市民开始自带购物袋,收银台供应的塑料袋有所减少,一般一天上百个到几百个不等。以前,收银台购物袋免费时,有的市民会索要多个购物袋分开装,而现在,市民一般都会按照需要来购买塑料袋。

除了收银台,超市内部分区域也会提供一些塑料袋。王女士说,这是为了方便市民购买散装物品时打包带走,免费提供的。这部分塑料袋,超市都在尽量控制使用,但仍有部分市民因为免费就多取甚至带走。

新闻推荐

满足有关条件 未成年人可改名字

近日,有市民称,自己女儿名叫叶梓,由于名字谐音叶子,经常受到小朋友取笑,其女儿对此耿耿于怀,甚至不想上学。她想询问是否可以更...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新版“限塑令”后 你的生活离得开塑料吗? “泸州大妈”成“限塑令”执行“模范生” 超市、市场大量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