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秦河村,刘彩霞和曹四九在家门外。
17年前,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农妇刘彩霞,先后被人拐卖到安徽省和县和当涂县。如今,年过半百的她渴望联系到老家的亲人。在当涂县村民和湖北警方的帮助下,7月14日,她终于和家人取得了联系。目前,刘彩霞的大儿子正办理手续,即将过来接她回家。
湖北警方收到求助信
“你们那里有名女子被拐至我地,现在她很想回家。”7月8日,一封从安徽省当涂县发出的求助信送达湖北省阳新县公安局治安户政大队负责人案头,随后被转至当地白沙派出所所长夏青手中。信中写道:“女子叫刘彩霞,出生于1964年6月,她丈夫叫罗克国,生育有三个子女。她现在很想回家,望公安部门尽快查实。”
派出所民警赶紧查询,发现阳新县白沙镇韩家山村罗家三房组确有叫刘彩霞和罗克国的人。56岁的罗克国老实巴交,半哑,据当地村民回忆,1997年8月下旬,一名外地女子来到村里,与刘彩霞认识。不久,女子以介绍她外出打工挣钱为由,将她带走,此后刘彩霞再没回来。
求助信发自安徽当涂
这17年,在刘彩霞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记者辗转获悉,这封求助信的落款为马鞍山市当涂县秦河村村民曹道发和刘支南。近日,曹道发告诉记者,刘彩霞先被拐至和县,后来被他的侄子曹四九带回当涂县秦河村,两人一起过日子。
“曹四九智力有问题,他们在一起没话说。”曹道发告诉记者,刘彩霞总是呆在家里,给侄子做饭、洗衣,日子还算平静。但这些年来,刘彩霞无时无刻不在挂念湖北老家的儿女,可苦于自己不识字,况且时隔多年,从未与老家取得联系的她甚至忘了家在何方。得知刘彩霞的心愿后,曹道发思前想后,找到村里识字的刘支南,让他给湖北省阳新县公安局写信。
出门打工不料被拐卖
7月15日下午,在秦河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刘彩霞和曹四九。今年51岁的刘彩霞对记者说,当年在湖北老家有3个儿女,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才出门打工,却不想被拐卖,辗转来到秦河村。“17年前,曹四九在和县打工,领回来一个老婆,当时我们还为他感到高兴。”有村民对记者说。
这些年来,刘彩霞和曹四九说话不多,但日子凑合也过下来了。然而今年年初,两人开始闹矛盾。“主要因为没孩子,曹四九觉得自己啥也没落到,加上年近60岁,没能力养活刘彩霞。”刘支南说,村委会曾做过调解工作,还为他们办理了低保,但没能扭转两人日渐恶化的关系。
希望家人能接受自己
那封求助信帮刘彩霞牵线,但阳新县警方查询得知,当年刘彩霞因为“失踪”,户籍已经销除。即便如此,刘彩霞还是想要回去,“我只希望丈夫、孩子和娘家人还能接受我。”刘彩霞称,如果不能回老家,她希望能在当涂县办理户口,一个人生活。
目前,罗克国和3个儿女都在外地打工,阳新县警方联系了刘彩霞的亲属。7月14日,在成都打工的罗兵接到叔叔的电话:“找到你妈妈了,她在安徽,现在想回家。”罗兵一时不敢相信,他蹲在地上,喜极而泣:“妈妈,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
全家人从未放弃寻找
当天,罗兵放下手头所有工作,赶到火车站买票,可惜票已售完。罗兵多方求助,终于买到了7月15日晚上从成都发往湖北的火车。他急着办理手续,好去安徽接妈妈回家。
7月15日晚上,记者也与乘上火车的罗兵通了电话。他回忆说,妈妈被拐走时,他才17岁,这些年来,全家人一直没有忘记她,“我们当年在湖北黄石、江西九江等城市找过妈妈,没有任何消息。”过了几年,罗兵外出打工,一直怀揣着妈妈的照片和户口本,上街打听、和弟弟贴寻人启事、报警等办法都试过了,依然无果。春年回家,看到家里空空荡荡,他都会泪如雨下。
罗兵还说,他和妹妹罗秋凤、弟弟罗黑皮都结了婚,也都生了孩子。等他回到老家,办好手续就去安徽,“妈妈回来了,我们一家子终于能团聚了。”
肖而男 刘修强 本报记者 金学永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俗话说“乐极生悲”,亲戚结婚是件高兴事,但要驾车跑长途去喝喜酒,为何不在出发前冷静思考一下是不是应该检查一下车况?或许就是某个细小环节,便决定了喜悲之间的转换。 ...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