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中国不乏养眼的地方,也不乏养身的地方。被誉为“山水都”的当涂,不光养眼、养身,还养心。有人认为,唐代诗仙李白之所以七次游历当涂,最后魂归当涂大青山,就是因为,在李白眼中,当涂山美水美人更美。当涂人美,美在心里头。李白七次来当涂前,每次都是因为落了难。到了当涂,心灵的创伤被抚平,让李白感受到了乡愁的温暖。
为李白守墓千年,谷家人让“山水都”的美丽有了温度
这种说法并非臆测,在李白墓园,有位中年人时常向人们介绍着李白与当涂的情缘,他就是为李白守墓的谷家后人谷常新,屈指算来,先祖谷兰馨与李白的情缘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
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时为当涂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李白曾有遗愿,“宅近青山同谢朓”,百年之后,愿葬谢公山下,谷家村旁。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在当涂找到了李白的两位孙女,了解到李白的遗愿,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
谷氏族谱记载,谷氏先祖谷兰馨非常崇敬李白,同李白结为好友。李白晚年,谷兰馨跟随李白云游了中国好几个省份,直到61岁的李白投奔李阳冰,定居6里外的龙山脚下。谷兰馨离世之前交代子孙,李白的遗骸可葬于谷家的土地上,要求子孙后代世代照看李白之墓。从那时起,谷家人成为李白墓的守墓人。太白祠内,一块800多年前的碑文记载,太白墓“东与谷氏为邻”。
1982年,李白墓扩建,征用谷家村20多亩良田,谷常新家的2.2亩地也被征用,谷常新以失地农民的身份被安排进李白墓园工作,正式成为一名守墓人,30多年来,他从未离开过。谷常新介绍说,1938年,太白祠在战争中遭到炸毁,1938到1979年,面对将要坍塌的太白墓,谷家人自发护理整修。文革中又是谷家人的悉心保护,免遭扫四旧的厄运。1979年,当涂县人民政府准备重修太白墓,一听说此事,谷常新的叔叔谷经朝主动请缨,要求守护太白墓,直到2003年才离开这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7位谷家人在李白墓园工作,包括谷常新的叔叔、哥哥、妹妹、堂弟、侄女、妻子等。在谷家人的潜意识里,李白首先是作为朋友存在着,其次才是伟大的诗人。或许在别人眼中,李白是不可触及的诗仙,但在谷家人心中,他却是那样亲切,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存在。
600多位诗人,在这里留下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诗仙李白在当涂留下的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当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建制县,“山水都”的美称来自于谢朓,盛名于李白。南齐时,田园派诗人鼻祖谢朓曾经来此游历,因爱其胜,称之谓“山水都”,遂筑室大青山南。今山巅谢公祠、谢公池遗址犹存。“一生低首谢宣城”的李白,多次来青山寻访谢朓踪迹。他既爱青山的自然景色,又敬仰谢公人品和诗格,一心想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正如范传正碑文所云:“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人同此路。”李白墓就在青山西北麓谷家村口,枕山面水。李白一生多次游当涂,留下50多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境内有被誉为“中国第一诗山”的大青山、“中国面积最大的古官圩”的大公圩、“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等众多名胜古迹。“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之奇处”。杜牧眼中的当涂水乡“应笑南来又东去,越山无路水迢迢”。杜荀鹤心中的当涂意境“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杨万里诗里的当涂田园“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宋代词人李之仪在当涂姑溪河畔吟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水……”的千古绝唱。当涂胜境还吸引来一大批见多识广的文章大家:韦庄、杜荀鹤、曾巩、王安石、沈括、米芾、晁补之、黄庭坚、陆游等。自秦代以来,当涂曾吸引中国文学史上600多位诗人,在这里留下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因为山水,当涂成为一座生长诗画歌的城市。南朝当涂才子周兴嗣,一夜编成《千字文》,成中国蒙学经典。萧云从的太平山水图,将当涂的景致,永远定格于世界艺术的殿堂。当涂还享有“民歌之海”的美誉,当涂人把“土得掉渣,美得出奇”的当涂民歌唱进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唱进了世界最高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绎出“草根诗歌”的辉煌。
山水,成就了当涂的一个又一个当代传奇
当涂能成为一座生长文明的城市,也得益于山水的美丽底色。2015年2月28日下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央文明委授予当涂县“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太白镇、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桃花村“全国文明村镇”,当涂供电公司“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当涂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古官圩”,物产富饶,生态优美,水草丰茂,四季花开,候鸟翻飞,千年古红杨,万亩芦苇荡……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和生态养蟹第一县,中华“三只蟹”之一的当涂大闸蟹畅销国内外,“鱼米之乡”美名远扬。2014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万元,增长11.9%,连续12年居全省县级第一。
当涂,承东启西,传南接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让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无限延伸。拥有2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芜申运河从当涂境内滚滚东流;沪皖赣铁路、205国道、沿江高速、宁安城际铁路等穿境而过;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毗邻相拥;80公里半径内,6座长江大桥横跨。当涂,已无缝对接长三角,彰显出通达全球的实力与气魄。
当涂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园区,招大引强,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如今,姑孰大地上产业潮涌,机械制造、冶金压延、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和能源化工五大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一批超十亿、超五十亿、超百亿的龙头企业,超千亿的产业正在形成。当涂经济开发区、青山河高新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产业平台,乘势而上,步伐铿锵地向“国家队”挺进!
当涂在全省率先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并上升为全省战略。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打造“乡乡布局优,村村环境美,处处产业兴,家家收入高,人人生活好”的极具山水特色、和谐幸福的新当涂。
当涂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打造民生工程。自2007年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11亿元(截至2014年),实施项目92个,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民生工程社会保障体系享誉全国,已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救助、医疗保险、生育保障、养老保险全覆盖。人与自然和谐共进,景与心境相映同欢。
如今,如诗如画的当涂,正以“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的方略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全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建设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两个中心小城市、三个经济开发区、四个生态文化旅游区,续写科学发展的新诗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黎明张顺林邓婷婷)12月18日,省委讲师团第五期“送理论进基层”再次来到马鞍山,走进市住建委、当涂县黄池镇、雨山区采石街道,重点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重大...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