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李淼
100克鲜草鱼售价不过5元,将其加工成小袋装休闲风味鱼售价立马提高10倍。大闸蟹集中上市时,价格总是上不去,将其分割成蟹黄、蟹肉,一年四季都能销售,价格比卖鲜蟹翻了好几番。位于当涂县石桥镇的绿野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将2500亩水面和耕地,发展成一家以水为主题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水生蔬菜种植和水禽绿色生产及休闲观光、垂钓、户外运动、农事体验的现代生态渔业园区,并具备一次性接待200人的能力,获评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全国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绿野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不仅种植、养殖(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流通、销售农产品及其休闲观光(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获得增值,让农业“接二连三”。“1+2+3”等于6,“1×2×3”也等于6,“六次产业”给马鞍山市农业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近年来,马鞍山市按照‘农业的出路在规模、导向是市场、成败在标准、动力是改革\’的理念,紧紧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定位及绿色农产品供应、休闲观光体验和生态涵养调节三大功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一大二活三,打造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六次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农委主任张大波说。
强“一产”: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
马鞍山市较高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仅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撑,也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腾出了空间、创造了条件。目前,马鞍山市正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高附加值、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推动土地规模集中,为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提供可能。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市有中心、县有市场、乡有服务站、村有信息员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并进一步依托服务体系建立土地流转实时更新信息平台,实现工商资本“往哪投”和地方农业“需要投”的无缝对接。如,昕源集团经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与寻求资本输入的当涂县黄池镇有效对接后,流转800亩耕地打造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开展2000亩蔬菜订单生产,实现平均亩产增收800元的市场效益。目前,马鞍山市流转面积102万亩,流转率55.1%。为适应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需要,在去年成立产业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利益链接更加紧密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和县金城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金城米业公司,利用“富硒米”有机品牌优势,在联合体内推广“富硒米标准化生产技术”,并在原粮基础上每吨加价60元收购,带动种植“富硒米”2000余亩,实现利润收入增长31%。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记者王燕“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3月29日,一批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干部进入当涂县10个乡镇新一届党委、纪...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