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区成立于1976年,现辖4个街道、2个乡镇,设有滨江新区和雨山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1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万。雨山区位优势独特,境内水陆交通发达,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雨山区西濒长江,与和县、含山二县及郑蒲港新区隔江相望,东与南京市江宁区接壤,南连当涂县、博望区,北接花山区,距南京禄口机场和湾里军民两用机场30公里,境内水陆交通发达,拥有长江岸线12公里和一类口岸万吨级深水良港,马鞍山长江大桥、宁马高速、常合高速、沿江高速、205国道、皖赣铁路和宁安城际铁路穿境而过。
人文景观丰富。正在大力实施5A级风景区创建工作的采石地区,既有“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又有“长江三楼一阁”之一的太白楼。既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香火旺盛的小九华山佛教圣地。既有诗仙李白留下的《望天门山》等5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又是全国李白文化研究会秘书处的所在地。采石地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熠熠生辉的山水、军事、诗歌、佛教四大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朱然墓、“当代草圣”林散之艺术馆、古刹禅林广济寺、古人类遗址烟墩山等重要文旅资源也在此集聚。
雨山区比较优势明显。中冶华天等大企业总部坐落雨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徽商银行、中信银行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进驻。市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等诸多的文化设施;安徽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和马鞍山师专等6所高校均坐落在雨山区。随着2008年市政务中心南迁雨山,雨山区已成为马鞍山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建设的中心区,马鞍山钢城融合、拥江发展和以港兴市的先行区,更是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和富有潜力的主城区。雨山区钢铁、能源、人力、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丰富,具有“东部的位置”,“中部的资源”和“中部的政策”,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明显。
近几年,雨山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四个强区、建设美好雨山”这一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创优”的雨山精神,协同推进“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发展,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开放逐步深入、改革创新成效突出、城乡面貌变化明显、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雨山模式”、“雨山速度”、“雨山精品”和“雨山名片”,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和安徽省文明城区、安徽省教育强区等100多项全国先进、省市领先的荣誉。
通讯员唐荣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黎明)4月21日,当涂好人馆开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贺懋燮出席仪式并宣布当涂好人馆开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苏从勇为新当选的“中国好人”徐...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