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个热词,已成为当涂农民的生动实践,并推动了该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2015年当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7元,同比增长9.2%,连续13年在全省位居第一。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马鞍山的“加减乘除”
记者 吴黎明绿色种植,有效供给才增效
站在“长江三矶”之一的采石矶向江中眺望,足有5万亩的连片麦田像块绿宝石,这就是当涂县江心乡。由于地下水位偏高,种麦可不是江南优势,为何这块绿洲上却是麦浪滚滚?农民出身的泰兴麦业有限公司老总李邦宏给出了答案,原来这里是长江砂层冲击而成,土壤透气性优良,特别适应小麦生长,加之四面环江,洲内又没有工业污染源,麦子质量特别好,成了国内外品牌食品企业的抢手货。
正因为如此,极为挑剔的世界500强企业享氏集团指定李邦宏的公司为独家原麦供应商。和大品牌合作,不愁销路,还有好价格。去年,受国外市场冲击粮价下跌,甚至出现卖粮难,而李邦宏“公司+农户”的5万亩麦子,每吨销售价比当时市场价高出30%。
“种粮要种出好效益,非得要走绿色种植这条路。”护河镇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主杨云也这么说。2013年,杨云流转农田450亩,在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扶持下,开始了省级绿色增产示范家庭农场的创建。2015年水稻单产比上年增加50公斤;化肥亩施用量比上年同期减少5%,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药亩施用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0%,利用率提高到36%以上;有机肥亩施用量增加50公斤以上,秸秆全量还田。当年水稻单产580公斤,小麦单产340公斤,总产量41.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93.2万元,纯利润18.6万元。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是实施绿色增效行动。”当涂县农委主任徐克才说,该县围绕优质粮油、生态水产、精品果蔬、规模畜禽四大产业,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等,推广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10个现代产业园,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接二连三,延长产业价值链
尽管点种黄豆还有些时日,马鞍山绿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祖才已为2万亩种植基地订单忙起来。眼下,老邹的公司每天要用7吨黄豆作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风生水起的旅游休闲热,为企业洞开了庞大的市场。2011年,邹祖才瞄准需求,引进台湾Q豆干技术,组建休闲豆制品研发中心,开发出香辣味、烧烤味、酱香味、鸡汁味Q豆干系列新品,今年前3个月销售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从一粒黄豆到一块Q豆干,深处是农业的“接二连三”,就是让现代农业接上了加工业的“二产”,连接了休闲农业的“三产”,折射出供给侧改革给农业带来的增值空间。
异曲同工的是,位于石桥镇的绿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围绕供给侧改革,开始了“接二连三”的实践。500克鲜草鱼售价不过5元,将其加工成小袋装休闲风味鱼售价提高10倍。大闸蟹满上市时,价格总是上不去,将其分割成蟹黄、蟹肉,一年四季能上架,价格比鲜蟹翻了好几番。与此同时,公司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在2500亩水面和耕地上,发展成为一家以水为主题的现代生态渔业园区。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4月20日上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王炜赴当涂县、雨山区调研宗教工作。□4月20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季翔赴当涂蓝华科技、桑瑞斯环保...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