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吴黎明 张鹏
核心提示 姑孰镇防汛堤埂总长45.6公里,水库3座,承担着城区20多万人口和8万亩良田的抗洪抢险任务。6月30日以来,姑孰镇经受了数轮
强降雨,境内山河湖泊水位暴涨,多处堤防出现险情,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姑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急动员,全面部署,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全力投入到防汛抗洪和灾后生产自救中,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夺取了防汛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领导力:科学调度有底气,靠前指挥有勇气
6月下旬,基于气象部门的预报和对雨情汛情的研判,姑孰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在防汛工作会议上就要求镇各级部门根据防汛预案,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做好防大汛、救大灾的各项准备,牢牢抓住防汛救灾工作的主动权。会后,镇党委书记、镇长率领党政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对全镇各堤段防汛器材准备情况、巡堤查埂值班情况、险工险段专人值守情况、防汛机械设施运行情况等逐一进行专项督查检查,打牢防汛救灾工作基础,确保安全度汛。
7月1日,当涂县普降暴雨,仅仅24小时的降雨量近200毫米,全镇汛情骤然升级。特大暴雨仍在持续,防汛应急响应由Ⅳ级响应逐步提升到Ⅰ级响应,襄城河告急!姑溪河告急!
险情在哪里,指挥部就在哪里。镇党委书记钱镜、镇长陈晓员一线指挥,不分昼夜,运筹帷幄,科学决策,一项项险情处置措施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到抢险最前线,各党政领导纷纷从各自巡防埂段调集人力物力主动投入战斗,及时处置了襄城河黄鳝圩段塌方漫堤、连千圩管涌、香塘圩连续塌方险情,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汇聚了抗洪抢险的巨大力量。
险情排除后,镇党委、政府及时在一线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总结了处险的宝贵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并要求各单位进一步高度重视,加强值守,严阵以待,以人定胜天的决心打赢防洪救灾攻坚战,并将这一调度总结会议制度贯穿防洪救灾始终。
抗洪救灾不忘生产自救。姑孰镇党委、政府统筹兼顾,坚持一手抓防汛救灾、一手抓生产自救,做到两手抓、两不误。随着降雨缓和,汛情趋缓,镇党委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要求各部门在紧抓抗洪救灾不放松的同时,积极协调联系各级部门,深入指导辖区内企业、农户生产自救工作,确保将企业和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此,全镇上下积极协调,备足排涝器材和各项生产资料,积极稳妥引导企业、农户生产自救。
战斗力:防汛战场变考场,党徽闪耀堤埂上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哪里有大堤,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的身影。姑孰镇把抗洪救灾的战场变成“两学一做”的考场,号召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堤埂上交出做合格党员的百分答卷。
7月4日凌晨两点,当涂县姑孰镇连千圩山河埂段发现百米渗漏并伴有管涌险情,43岁的党员、姑孰镇水利站站长汪军立刻赶到现场,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指导抢险。在他的带领下,抢险队员及镇、村干部300多人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身后有上万村民,有几万亩良田,大灾大难面前,防汛抢险是我们的责任,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这位共产党员说。
同在抢险中,宗和村党总支书记陶德银第一个跳下水,组织党员突击队用身体组成围堰,确保抢险队抛下的沙包不被洪水冲走。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诠释了一个基层村党总支书记的职责和使命。宝塔村党员濮维华在外经营着一家机械公司,当得知家乡受灾严重,放下公司业务,第一时间赶回来参加党员突击队,在连续三天三夜抢险后,又利用自身机械专长,泡在水里维修排涝设备,确保排灌站机组正常运转,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还有小桥村党总支书记李令保、关马村党总支书记鲁尊兵、东大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文珍、宗和村委会主任关敦宝等优秀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他们在防汛救灾一线,表现出优秀共产党员的应有风范。
更多的是只留下抗洪救灾身影,却没有留下名字的普通党员。他们每天都在全镇各个抗洪救灾的战场上冲锋,一枚枚党徽闪耀在防汛一线,让党旗迎风飘扬在堤埂上。
凝聚力:全镇联动防大汛,团结一心保家园
位于连千圩的连千、关马、龙华、宗和四村因紧靠姑溪河,灾情最为严重,人力物力耗费巨大。为确保连千圩几万亩良田和数千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镇上下严守防汛纪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镇联动,积极配合,做到令行禁止,统一服从防指调度指挥。在连千圩抢险中,各社区自发组织抢险队要求到一线抢险,并积极保障后勤供应,从自己辖区紧张的物资中支援连千圩编织袋、彩条布及矿泉水、面包等救灾物资。其他受灾较轻的村也积极投身连千圩抢险一线,确保连千圩大埂安全。在历次抢险中,各村、社区互相配合,累计支援各类物资近5吨,组织抢险队员500人次,组织车辆机械80台次。
群众也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守望相助。一把锹、一个电筒、一身雨衣成为日夜奋战在防汛一线的群众标配。家家出人,户户出力,广大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日夜巡堤排险,在外打工的青壮劳力也火速购票回乡奔赴防汛一线。“钱可以继续赚,但要是破圩了,家就没了。”一句质朴的话,展现的是姑孰人民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这大水一天不退,我就一天不下去,跟它磕到底!”姑孰镇龙华村申家边自然村76岁的“驼背爷爷”陶本能参加香塘圩防汛排涝,10多天来,一直和全体青壮劳力奋战在一线。“我们妇女也要上埂防汛,也要出一份力,共同保卫我们的家园。”关马村年近60岁的耿德英说。全镇干群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奋勇争先,筑起一道抗洪抢险的钢铁长城。截至发稿,姑孰镇干群一心,全力防汛,没有破一处圩,没有一名群众伤亡。
在这场防汛救灾攻坚战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幕后英雄,他们是在后勤一线的志愿者和纷纷为抗洪救灾一线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他们中有青年学子,有爱心企业家,也有自己受灾却心系灾区的农业大户,更多的是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群众。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他们在后方筑起一道撼不动的精神大堤。
洪水开始消退,又有高温来袭,该镇在紧抓防汛抗洪不松懈的同时,紧锣密鼓地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奔走忙碌,志在夺取防汛救灾的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新闻推荐
烈日下的劳动者介绍防暑降温相关政策 连日来,当涂气温居高不下,持续的高温肆虐姑孰大地,让人倍感酷暑难耐。当...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