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乡村电商服务站,人不出村,货就能卖到全国,原先4块钱1斤都少人问津的葡萄卖到10元1斤还供不应求呢。”32岁的杨庆荣如今成了当涂县塘南镇白马村的大红人。
杨庆荣红起来,就是因为在村里开了家电商服务站,乡亲们上网买卖就更方便了。由于两个孩子尚小,杨庆荣没有外出打工,在家门口找了一份工作,同时协助父母种鲜桃和葡萄。每年果园成熟的季节,就是全家发愁的时候,因为销路不顺畅,不能及时卖出去,一家人苦无良策。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电子商务进农村被列为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杨庆荣就去村里仔细询问了相关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村干部见他热情高,安排了他参加相关的电商技能培训会。2017年3月,杨庆荣开起了乡村电商服务站,在网上有了自己的淘宝店铺。大家怎么也想不到,习以为常的鲜桃、葡萄、土鸡蛋、番薯在网上这么受欢迎,还能卖上好价钱。除了卖,还能买,电商服务站还帮助不会用电脑的乡亲们网上购物,买到便宜、实惠的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杨庆荣的淘宝店铺已开了一年半,除去所有的成本,挣了8万多元。
同样受益于乡村电商服务站,回到黄池镇双沟村创业的大学生芷韦,也成就了自己和乡亲们的梦想。2014年,刚从安徽文达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他脑海里就蹦出来一个想法,电子商务也是未来的一个主流发展行业,当一个农村电商,发掘农产品深加工,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2015年注册成立了马鞍山快乐青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是家乡人都好一口的咸菜苔。
在芷韦的家乡,腌制菜苔是一道家常美味。腌制只用食盐,不加任何防腐剂,腌的时候,要一层层、一圈圈地腌制,把窖缸压实,再盖上薄膜,最后用泥封严,确保不透风。食用时,咸菜色泽好、品质高,咬上一口,满齿生香,令人胃口大开。在大学念书时,就常常想念这个味道。有时回家捎上一点,竟被同学们一抢而空。家乡的“黄池小菜”虽然远近闻名,独独就缺咸菜苔。
上线伊始,困难接踵而至。首先是网速,可当时农村安装一个网速好的成本太高。第二个就是收发快递不方便,最近的还要去镇上。第三个就是快递成本太高,当时去农村的快递公司很少,把货运到镇上来发,无形中就增加了发货成本。再说,一开始知名度不高,一个月淘宝店的订单只有几十单,乡亲们都不看好。不过,芷韦还是坚守着,他相信,农村电商一定会有前途。
2017年机遇来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被列为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村里建起了电商服务站,在站点可以发快递、收快递了。县里有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电商政策整合了好几家快递公司,基本上每天都有快递公司到村服务站收快递,快递费比之前少多了。县里还有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专门免费提供网上销售运营策划,在他们的帮助下,芷韦成立了马鞍山狼小强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快乐青年。目前,每月线上订单近3000单,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00万元,带动100余农户年均增收500余元。
“设立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是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电商振兴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当涂县供销社主任沈农说,该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县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在全县10个乡镇、4个园区设立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23个,村站点基本具备“代买、代卖、代寄、代收”四大功能。“两中心、一站点”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任督二脉,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全覆盖、物流配套全覆盖、乡村网点全覆盖。今年以来,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2亿元。
记者吴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陶齐磊)今年以来,姑孰镇多措并举做好“两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统一思想,责任到位。充分认识拆违控违...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