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城
刑事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从严格依法办案、深化司法公开、建立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2008年至2012年,全省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20531件,判处犯罪分子188765人。五年来,全省法院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共对336名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有罪的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审议中,余焰炉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要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树立疑罪从无理念,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对于在案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人犯罪的,依法宣告无罪,坚决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对于省高院在全国率先出台 《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意见》,实行减刑、假释案件公示和县处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开庭审理的做法,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给于充分肯定,并建议要进一步落实司法公开民主,提高工作透明度。朱勇、李益湘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充分发挥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接受全社会监督,这样既有利于司法公正,实现“案结事了”,又有利于推进全民普法。
建立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机制,成为保护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指出,近年来,省高院积极筹划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但进展缓慢,专项财政资金一直未落实。审议中,张荣国、吴平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缺失,不仅使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也影响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建议尽快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研究将其纳入民生工程,做好资金保障。
新闻推荐
张晓麟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