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和县新闻 > 正文

整治脏乱差 古村换新颜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2-16 18:19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初冬时节,寒风习习。歙县绍濂乡小溪村的桂溪河整治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山里洪水来得急,河道又有很多年没有清理过,淤泥堆积,一下雨就涨水,涨多了就淹路。 ”正在施工的村民朱云峰指着岸边一户农家外墙上的红字“161.54cm”说,那是2001年发大水留下来的水位标记。桂溪河穿村而过,老河坝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已经塌方,一下大雨村民们就提心吊胆。现在乡里组织大家整治河道,维修水埠头,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小溪村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曾有丛林寺、宝骛中天坊、镇子山古塔等“桂溪十八景”,相传一代名儒朱熹曾来该村岑山书院讲学,并留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然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小溪村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村容村貌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绍濂乡乡长曹文磊介绍,去年4月,黄山市与省属企业结对帮扶共建美好乡村,小溪村整合各类资金700多万元,开展了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河道治理、街道沟渠整治、路面清洁硬化、污水湿地处理等一系列民生项目,昔日脏乱差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行走村中,老街道平整洁净,脚下的暗渠似有流水声。老人项松柏说:“这路边的暗渠以前是臭水沟,大家都把垃圾往里倒,两边的住家都不敢开窗户。现在清理了盖上水泥板,路宽了,臭味也没了。 ”路过的村民汪木兰搭腔说:“路、水、渠都搞好了,路灯也有了,还有广场可以跳舞,这是以前没敢想的事。 ”

村洁景美,如今村民们更期待业兴人富。 “我们村人均茶园1亩多,如果改良茶种,引进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就能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村民的收入。 ”小溪村村干部项克明说,他们村距市区和县城30公里左右,下一步打算利用人文景观和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争取早日让村民富起来。

新闻推荐

守护蓝天如何用好法律武器?

3月起,一场摸清排污单位底数、剑指违法行为的环保大检查行动在全省展开。当月,《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安徽省多管齐下,让《条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整治脏乱差 古村换新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