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苹果”手机不仅外观上真伪难辨,而且重量在填充铅块后也与真手机相当。但这些手机的使用期限却极短,高仿的可以使用几个月,差的买回家就不能开机。
记者昨日从马鞍山市公安局获悉,近日,该局申请发起了一场打击制售假冒“苹果”手机的全国集群战役,破获了特大系列制售假冒“苹果”手机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0余人,案值达1亿多元。公安部和省公安厅专门提出表扬。
女子坐家兜售“苹果手机”
今年3月,马鞍山市公安局博望分局在“打假”专项行动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一名张姓女子在家中,采取电话联系的方式,大肆对外兜售假冒‘苹果\’手机。 ”经初步查明,她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多达六七十人。因此,张某每隔一两天就会进一次货,每次进货一两百部。
这些山寨手机又通常分三渠道流入社会,一是,在手机店里,冒充水货低价出售;二是在街头巷尾,以偷的或抢的名义,对外兜售;三是,在闹市区、车站、码头,出售时出示真手机,付款后,掉包成假手机,进行行骗。
案情重大,危害极深,马鞍山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从辉高度重视,要求经侦部门开展扩线经营,适时申请发起全国性集群战役。“通过侦查发现,张某长期向深圳的多个账户进行转款,涉及银行卡20多张,转款金额达3700多万元,如按正品手机出售,价值高达6个多亿元。”马鞍山市经侦支队副支队长祁兵南说,警方为此将其中的两个上家——李某和林某作为了重点侦查对象。
高仿手机也只能使用半年
李某、林某与张某交易的手机分三种,一种批发价一两百元钱,购买时能开机,但拿回家即毁坏;一种批发价三四百元钱,使用一个月左右,就会损坏;还有一种批发价七八百元钱,俗称高仿手机,但也只能使用半年左右。
每次交易均是张某先打电话联系李某和林某,然后由李某和林某通过机场快运通,将货发至南京,最后由张某丈夫前往南京接货。而张某络绎不绝的买家也都集中在江苏和上海等地。
历时4个多月,马鞍山警方多次辗转广东、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全面收集案件的相关证据线索。于是,一张遍布全国销售假冒“苹果”手机的违法犯罪网络清晰浮出了水面。
7月26日,公安部根据马鞍山市公安局掌握的线索在全国发起集群战役,马鞍山、上海、广东等地警方对涉案人员统一收网,其中,仅马鞍山市警方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就40余人,当场缴获假冒“苹果”等品牌手机1691部,假冒手机配件及高档品牌手表2711件,及物流单、银行卡、POS等重要证据。
全国统一收网抓获50余人
然而,遗憾的是,受深圳警方前期打击假冒伪劣影响,李某和林某纷纷选择避风头,一个回到了老家湖南郴州、一个回到了老家福建福州。
“如果这两个人不落网,我们这场集群战役是不够完整的。”祁兵南说,专案组决定乘胜追击,于7月26日当晚,分成两个组,连夜赶赴两地展开抓捕,祁兵南带领其中一组奔赴湖南郴州。
7月28日,林某在福建当地的一所农村落网。但李某在湖南郴州居无定所,依然没有被抓获。抓捕小组不畏艰难、连续作战,最终于7月30日早上在湖南一县城,将吃完早餐准备外出旅游的李某当场抓获。
至此,这场由马鞍山警方申请发起的全国集群战役取得全面胜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0余人,刑事处理15人。
李某和林某交代,他们所售的手机外观上真假难辨,重量上也相当。但质量却完全没有保证,安全隐患也极大,很容易爆炸或毁坏。经查, 2010年以来,李某、林某等人以深圳市某电子商城为据点,将假冒知名品牌手机大肆销售全国各地,涉案价值高达1亿元。
马鞍山市的张某夫妻自2008年以来,从深圳大肆购进假冒诺基亚、苹果等知名品牌手机后批发转卖,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
·谢冰本报记者许忠德·
新闻推荐
马鞍山讯 自开展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检察院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检察干警的思想和各项执法办案活动中。该院公诉部门在处理一起因邻里纠纷而导致的故...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