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青川实习生王言)7月27日上午,省城市区突降暴雨,马鞍山路、当涂路、长江东大街等处下穿立交桥下出现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交通。经过数小时奋战,各区防汛人员、排水管理人员才将交通秩序尽快恢复正常。省城缘何频现“下雨看海”、排水系统的改造何时才能解决内涝的问题呢?
据合肥市排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日合肥单小时降水量打破了历史极值,达到96.5毫米,远高于上一次的记录,即2012年8月20日的76.4毫米。因此,此次内涝积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此轮大暴雨来势急、雨量大,超过了排水系统所能承担的极限。而出现内涝的地区集中在瑶海区、新站区和老城区,这些积水区普遍地势低洼,且周边地区来不及排除的客水大多灌入该区,因而造成积水的形成。
记者从合肥市排水办了解到,从7月24日开始,为应对台风“麦德姆”带来的强风暴雨,市政处共出动应急人员730余人次,车辆170余台次。当天短时急暴雨造成雨水大量汇流,一度出现小范围积水,应急人员巡查发现后,立即在显著位置设置了标志、标牌,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并打开收水井盖,加快排水速度。因处置及时,各高架、下穿桥未出现积水险情。 7月28日,各区防汛人员也都全部到岗到位上路巡查,下穿桥值守,44座泵站先后开机排涝,对出现积水点打开井盖进行助排等应急处置。
该排水办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在雨停之后的一小时内,排水系统都应该能及时将路面积水排清,而如果时间超过了1个小时,那很有可能该地段的排水规格不足,或是排水管道出现老化、阻塞等问题,下一步他们将逐一排查,然后整改。
新闻推荐
司法救助对接法援帮忙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