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快速、犀利、生动,是新闻不变的魅力。“互联网+”时代,也许正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新闻摒弃了繁冗,回归了本真的魅力。
■记者 张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说到看新闻,我们总会想起电视台或电台里的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想到报纸或者门户网站。现在,说到看新闻,再问问身边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手机上会有微博推送,订阅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下载知名的新闻客户端。
“互联网+”的时代下,数字阅读接触率的增加,代表的不仅仅是阅读载体的更新换代,更是在这种载体变革中潜藏的载体内容变化带来的阅读方式改变。这其中,与数字阅读方式贴合度最高的微博、微信等内容形式,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
记者采访了众多市民,尽管对于获取新闻的方式有不同的答案,但选择通过新媒体阅读新闻的原因大体相同: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人们需要在间断、短暂的时间中迅速获得有效的信息。
汪荣政是马鞍山一位书法家,每天上班必定要看《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来了解本地和国内外的大事小情,这个习惯伴随着他和同事们很多年。2015年底,他和同事们阅读新闻的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我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都在转《马鞍山日报》和《皖江晚报》的微信,后来自己也关注了。一个每天早上推送,一个每天晚上推送,版式也很漂亮,图文并茂,我们读者能随时随地看新闻,很方便。”汪荣政说。
和他一样,大多数人已经渐渐习惯了利用微信公众号看新闻。各主流媒体新办的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娱乐新闻……通过微信公众号,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新闻类型。
当微信朋友圈被长辈们“攻陷”,越来越多的九零后、零零后开始逃离,他们获取最新资讯的渠道重新转回了微博。新浪微博在2014年全面推出了公共信息推送,遇重大灾情、警情或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向本地微博用户推送信息。与微信公众号需要关注才能收到推送的情况不同,微博资讯推送并不需要关注某个特定的微博账号,而是只要没有设置关闭推送的微博用户,就能收到推送信息。
市民杨浩原先在马鞍山工作,每天看马鞍山新闻自然首选的是报纸。自从到了南京工作以后,每天改为通过微博了解马鞍山的新闻信息。“比如说马鞍山到南京的高铁又增加了哪些班次,到东站的公交又多开了哪一班,前几天马鞍山‘两会\’又有哪些跟市民息息相关的内容等,这些最新的新闻都是通过微博@马鞍山发布、@马鞍山日报了解到的。有时候回到家,还能接到#马鞍山身边事#的推送。”杨浩说,“虽然现在在南京工作了,可是通过微博,马鞍山的新闻还是能够一条不落地看到。”
对于以阅读新闻为爱好的人来说,仅仅有微博、微信看新闻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这一群体的手机里总会有几个新闻客户端,满足他们对于新闻深度和广度的追求。根据最新的年度盘点数据,网易、腾讯、今日头条、凤凰、ZAKER、百度、搜狐等知名客户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尽管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成了获取新闻的首选,然而仍有许多读者坚持通过报纸、广播、网站等传统途径获取新闻。远在河北工作的张先生就因为无法看到纸质版的《马鞍山日报》而选择每天登陆皖江在线网站看电子报,“新媒体的内容选取和报纸对内容的选取、制作都是很不一样的。看报纸是习惯,选择看电子版也是无奈之举,在马鞍山的话还是会看纸质版的。”
新闻推荐
导演兼主演李亭哲主要演员选角现场●本报记者张莹 &n...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