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英
大家刚一落座,我那快嘴的小堂妹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姐,你们家的老房子呢?我怎么没看见?她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老市区的那间小平房。
一别近30年,远在湖北的婶婶一家回来了。
她们到达的第二天,我在饭店里定了一个大包厢,我们兄妹六人及子孙簇拥着老母亲和婶婶一家人,老少四代20多口人欢聚一堂。
大家刚一落座,我那快嘴的小堂妹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姐,你们家的老房子呢?我怎么没看见?她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老市区的那间小平房。因为她小时候在我们家住过两年,所以她对那小平房很有感情,不止一次地在微信中提起过。我告诉她:那房子早拆了,现在住的楼房就在原址。我母亲说:我们家是1954年大办钢铁时招工来的,刚来时住的是工棚。几家人住在一起,两家中间拉个帘子隔一下就行了。后来条件越来越好,房子也越住越大!
小堂妹快人快语:那时的马鞍山到处都是小平房和草房,只有金家庄到火车站一条马路。没有公交车,出门就靠两条腿走。说到这里,我的大妹婿市政工人插上来说:你看,现在的马鞍山,道路四通八达,出行方便快捷,高楼鳞次栉比,生活设施齐全。我妈妈说:是啊,现在和过去比,简直就是天堂。我妈妈又说:那时老市区最漂亮的地方就是矿内日本人留下的几间平房。我家小妹接过来说:现在花园小区遍布全市。集庆广场、市政广场争相媲美,新体育馆更是气派……
他们这么一说,打开了大家的记忆闸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我的大妹说:那时马鞍山最高的楼就是马钢医院,五层楼。老市区有个矿内门诊部。医疗设施简陋,很多病都看不了。现在你看,市人民医院和中心医院达到了三甲标准。各社区还建有医疗服务站,基本形成医疗网络化,老百姓看病非常方便。我说:是啊,马鞍山的发展就因为有了马钢的带动,各行各业齐头并进呢。
这时,我二弟马钢一线工人说:当初在高炉上工作那工人是一滴汗珠摔八瓣,既辛苦又危险。不过,现在的马钢变化就大了,工厂都像花园一样。不断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操控设备,工人坐在操控室里,眼观仪表手摸按钮就可以炼钢了。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只可惜我就要退休了。
我婶婶插上来说:是啊,你们这是先苦后甜啊,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接着,她又说:过去我们从湖北过来,先坐车后乘船,要折腾两天一夜,真累!这次回来,从家里坐车到武汉,从武汉坐动车到南京只要四个小时,太方便了,真好!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回来了。
是啊,马鞍山现在是铁路公路水路加航空的立体交通全覆盖。交通出行方便快捷。现在的马鞍山再也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金家庄,马鞍山随着马钢的发展和李白国际文化节的举办已名扬海内外。过去在街上偶尔看见一个外国人感到很稀奇,现在国际友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外国人到中国来,咱马鞍山也有很多人到国外去啊。”这时我的小弟弟他的孩子在国外上学插话说。我说:对呀!我周围的很多同事都把孩子送出去读书了,这说明马鞍山人的眼界已经打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饭桌上好不热闹。这时我的老母亲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这顿饭足足吃了三个小时,大家边吃边聊兴犹未尽。
是啊,60年峥嵘岁月,60年风雨沧桑,马鞍山的明天会更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汪良洲)日前,由马鞍山交通广播、马鞍山青年旅行社和市环卫处共同组织的“公益接力,让爱传递”关爱环卫工人,走进南浔公益旅行活动圆满落幕。 &nbs...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