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兼并重组 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博望样本”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6-06-15 09:10   https://www.yybnet.net/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马鞍山的“加减乘除”

记者慕继平通讯员李大友迟开红

博望区是个传统民营经济集聚区,多年来在政府政策激励、科技引领、全方位帮扶下,境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态势下,经过兼并重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多种转型升级措施,该区企业生机勃勃,规模以上企业强强联手组成“航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酿成“独门绝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纷纷华丽转身。

兼并重组:传统企业焕发新活力

今年3月份,总投资10.26亿元的马鞍山裕祥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工,该项目是由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发起的首个兼并重组项目。该企业主要生产研发传统和高端数控机床,年生产能力达5000台套,产品出口全世界。企业生产销售一派红火,但总经理石贤林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传统企业,尤其是机床制造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转型。石贤林从国家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找到了转型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兼并重组,和国内技术先进的科研机构以及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进

行股份制合作。在博望区政府的帮助下,北京凤凰城集团和济南铸造锻压研究所分别伸出了橄榄枝。据了解,全部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年产各类型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石油等行业的大型智能化机床1500台套,改变博望机床产业现状,从小而全转向大而精大而全。

近年来,随着博望区工业强区战略的深度推进,兼并重组,走强强联合之路,在博望区不是一家。安徽天锻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兼并重组项目投资5个亿,又是一个强强联手的范例。该企业董事长王大进称,“转型升级是在苦难和磨炼中重生,博望区机床产业已经处于淘汰和重生的关口,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练就“独门绝技”

为激发该区民企科技创新,近年来,博望区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调转促”的措施和办法。

马鞍山市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当年所走的路也是从仿造开始的。中亚机床创始人许齐宝深有感触,打铁还需自身硬,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永远没有出路。在博望区政府和科技部门的帮助下,中亚机床组建研发团队,引进高新技术,研发高精度数控液压机床。和合工大、安工大、安徽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陆续出一

大批科研成果。近年来,该企业先后被国家授权28项专利。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该公司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伺服数控折弯机、精密数控闸式和液压摆式剪板机等产品。2015年,该企业实现产值2.4亿元,实现销售额2.23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税收比上年增长30%。

规上民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用新理念、新思路促进转型升级。在该区,中小民企也不甘落后,通过产学研等方式,纷纷掌握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技锋精密刀具(马鞍山)有限公司瞅准了博望生产的锻造刀片寿命短的市场痛点,将企业研发的粉末冶金技术用于生产粉末钨刀片。新式刀片耐磨性强、精度高、寿命长、性价比高,寿命是锻造刀片的几十倍。新式刀片投入市场,短短两年,迅速打开了国内外市场,去年企业实现利润700多万元,纳税70多万元。今年前5个月企业势头良好,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被誉为闯进博望刃模具行业的一匹黑马。

博望区科技局局长许明称,该区80多家小微企业仅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券项目,用于研发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就超亿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项目合作大幅增加,每年都有50项以上的合作项目在企业落地,开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1-5月,全市17个项目完成外经营业额1.14亿美元

本报讯(记者季晨辰通讯员何雪)1-5月,马鞍山市共有17个项目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开工,完成外经营业额1.14亿美元,排名全省第二位。1-5月,全市新签外...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兼并重组 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博望样本”)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