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佩戴党徽交谈学习心得抄写党章文戎林图本报记者邵纪明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6-06-11 09:14   https://www.yybnet.net/

佩戴党徽

交谈学习心得

抄写党章

■文/戎林

图/本报记者邵纪明

闻提示

丁国品老人曾经在市三中和马钢工作,今年90岁。

一生勤恳工作,积极要求进步,苦苦追寻党组织,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直到他82岁那年,党组织终于接纳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这是一个老人一生的追求,更是一个老人一生的信念。

我们见到了毛主席

马鞍山下原来有座第三中学。记得,我刚进初中,学校通知我们第二天清早到大马路上集合,说要欢迎贵客。

那天是1958年9月20日。

天一亮,我们便排着队赶到指定地点,就在现在的马钢运输部门前。我去的时候,路两边已经人山人海。没站一会,人群中有人大喊:“毛主席来了!”我还没转过神,就听见四下一片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12岁的我,哪见过这场面,激动得心都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毛主席站在敞篷汽车上,频频向两边群众招手,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我个子小,使劲蹦,拼命喊,也不知毛主席听见没有。

眨眼,汽车开过去了,大家还舍不得走,纷纷议论,回味着刚才那幸福的一刻。

他一下子掉进了冰窟

谁也没想到,就在我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在校园里,有个可怜的老师,正陷入无尽的悲哀之中。

他叫丁国品,刚从省卫生厅下放到马鞍山,才20多岁,在学校打杂,后勤、食堂、教务,好像什么事都有他的份。他不知疲倦,忙忙碌碌,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可奇怪的是,就在我们上街去看毛主席的时候,学校却让他去食堂择菜,哪儿也别去。

当马路上阵阵欢呼声传到他耳边时,他感到纳闷,跑到操场上一看,到处空空荡荡。只有一个看门老头在打扫卫生。据说,老头有历史问题。

孩子们怎么都没影子啦?正在他茫然四顾时,学生们像鸟儿一样从大门口飞了回来,叽叽喳喳,校园里又热闹起来。他看见我,一把抓住,问我们上哪去了,我把腰一挺:“去看毛主席啦!”

毛主席!去看毛主席?他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种复杂的表情,似笑非笑,我问他怎么了,他摇摇头,说没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丁老师跑到学校后面的树林里哭了一场,伤心得连饭也没吃。他决定去问问校领导,为什么不让他去看毛主席。

领导不置可否,只是朝他摆摆手,说你好好工作吧。

丁老师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冰窟。他百思不得其解,论出身,我是响当当的贫农;论工作,谁不夸他是头小黄牛。可这样的幸福时刻,却没有他的份。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他问树,树在风中摇晃,他问路,路在脚下默默地延伸,一声不吱。

只要有一口气就决不放弃

思来想去,他决定给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表达儿女对母亲的真情。申请书交上去了,却石沉大海。于是他又写第二份,还是杳无音讯,一直写了第五份,组织上才告诉他,你的申请都收到了,希望你接受组织考验。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躺在床上,搜肠刮肚地想呀想,他的老家在安徽怀宁,那是陈独秀的故乡。他从记事那年想起,想到为了参加革命离开了贫穷的家,想起临走前父亲叮咛他:“好好干,我盼望你入党的好消息!”他又想到在卫生厅做的每一件事,从没有半点差错呀,那问题出在哪里呢?他跑到市教育局去询问,没人能给他答案。

接下来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被下放到“五七”小高炉,和工人师傅在一起干活,有时也在办公室做点杂事。后来,小高炉并入马钢,他又跟了过去,还是搞后勤。经过四清运动,十年动乱,岁月的车轮打磨着他,磨掉他身上所有的锐气。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也想通了,那些出生入死的大人物有的比他还惨,这点委屈又算什么呢,只是不明不白地受气,他难受。

但他对党的信念依然没有泯灭。

他没有消沉,每换个单位就向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算算,已经第十份了,可还是没有人搭理他。他铁下了心,只要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写下去,非要写到入党的那天为止。

这是他的信念,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不能放弃。

他苦苦地盼望着

谜底的揭穿是在他快要退休的那年,一位专管干部档案的领导告诉他,说他没有问题,只是在读初中时,一份花名册上有他的名字……

啊,想起来了,刚进初中的第一天,老师把全班所有的孩子名字填到一张表上。那是国民党在逃离大陆前发下来的,要各地大力发展党团组织,他也毫无例外地被卷进国民党三青团的泥淖。

那时,他12岁,12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呢?

他想哭,却没有眼泪,泪水早已哭干;他想放声大笑,却笑不出来,只是自言自语:“清楚了,总算搞清楚了。”

整整半个多世纪,他背着这只看不见的黑锅,挣扎着,痛苦着,尝尽了辛酸苦辣。但他仍不泄气,就那样他一直站在党的大门外苦苦等待着,盼望着。

信念还在,火焰没灭。他坚信,他是党的孩子,党会接纳他的。

他不断地学习,不停地给自己加油,心想万一到了入党的那一天,脑袋空空的,怎么向党交待呢。近三十年,他一直坚持上老年大学,马钢的、市里的、街道的,只要能增加知识他都学。历史、文学、诗词、写作,每次上课,他总是坐在第一排,默默地聆听,记笔记。特别是写作课,从不缺席。他想把本事学到手,把他对党的感情好好写一写,给子孙们看看,告诉他们,人生路上,哪怕有天大委屈,也要心放宽点,眼光放远点。只要有一线希望,都别放弃。

终于,在他离开工作岗位后,马钢一位老书记找到他,说年纪再大,只要有一颗爱党的心就可以入党。那天,他们谈了好久。老人激动不已,一夜无眠,第二天天还没亮,爬起来,用颤抖的手写出第13份入党申请。很快,党组织接纳了他,让他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这时,他已经是82岁。

从20来岁开始盼望,整整60年,老人终于如愿以偿。

有党龄撑着我会长命百岁

入党那天,他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换上一身新衣,拄着拐棍登上佳山,逢人便说:“我入党了!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春风吹起他的白发,阳光在他脸上跳动,他笑着,说着,面对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回忆走过的路,没有一丝哀怨,没有一点悲观。

如今,丁老师已经90岁了,除了腰有点驼之外,头脑清楚,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有人问他吃了什么补品,他笑了:“什么都没吃,只是问题清楚了,心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

他对我说,他要活过百岁:“就算一百岁,我的党龄才十几年,在党内,算是小弟弟,早着呢。”

是的,还早着呢!有年轻的党龄撑着,老人的生命肯定会延长。好好活吧,丁老师,跨过一百,又是一个暖融融的春天。

新闻推荐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试点“现代学徒制”

本报讯(记者张令琪通讯员夏本文)6月8日上午,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成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百果园学院,这是该院在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佩戴党徽交谈学习心得抄写党章文戎林图本报记者邵纪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