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脱贫难,不返贫更难。把产业搞上去,什么都不难”,看官塘村如何—— 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6-06-07 09:16   https://www.yybnet.net/

观音柳新苗

记者吴黎明

6月1日,一个象征着生长的日子。一大早,村上能人周彪就赶到村里,办理成立观音柳合作社的相关手续。观音柳可用来编制笤帚,村里已有近百亩,每年5月播种,9月收割,还能种一茬麦子,每亩收益比种稻高出6倍。合作社成立后,一是扩大种植面积,首批已有10户贫困户加入;二是开辟网上销售新渠道,进一步提升增值空间。

成立观音柳合作社是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官塘村精准脱贫的8项举措之一,还有乡村旅游、信福小屋、公交道路、电网改造、光伏发电、大棚蔬菜、优质粮油等。在村扶贫办的墙上挂有“三图两档”:贫困村脱贫攻坚路径图、村干部包组联户体系图、贫困户脱贫路径图,贫困村脱贫工作活动档案、贫困户脱贫档案。新上任的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秦厚军说,脱贫举措贵在精准,变“输血”为“造血”,今年内要实现116户、146人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的目标,并且要确保脱贫不返贫。

“党群连心点”连出脱贫合力

一把花生米,一碗心肺汤,三两白酒,孙宏义的午餐就这样开场了。同样是喝酒,有段时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可如今越喝心里越亮堂。

别看孙宏义已是68岁的人了,身体可硬朗着呢。干体力活,一点也不比小十几岁的人差。就是这样一个硬汉,因为两次家庭变故,被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大儿子因病早逝,儿媳妇改嫁,丢下正在上学的一儿一女。小儿子患重度残疾,连生活都难以自理。一家五口,全靠老两口担着。正当孙宏义愁眉不展时,村里送来了低保,每人每月300元,让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托了底。

“没有低保,全家人只有跳河一条路。可是要脱贫,还得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孙宏义不愿向命运低头,但又摸不到好路子。这让老党员陶吕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陶吕贵种了13亩观音柳,并自行编制成品后出售,亩均收益3500元,同样是年过六旬的人,却成了村里的致富典型。在陶吕贵的帮助下,孙宏义在自家的3亩地里种上观音柳,去年收入1万多元,脱贫的希望在他心中燃成一团火。

从老党员陶吕贵帮扶孙宏义一事上得到启发,今年4月,村党总支在发挥2个支部、10个党小组的基础上,在党员中心户家设立3个“党群连心点”,让党员为民服务经常化。在党员中心户段万宝家的堂屋,墙上挂有“党群连心点”的各项制度,还有书报架,上面有三级党报及农业科技书籍。段万宝有30多年党龄,本来就是个热心肠,挂上“党群连心点”的牌子,家里就成了村民议事的“茶馆”,忙得老伴直转悠。

“党群连心点就是好,真能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孙宏义一边利索地编制观音柳,一边介绍说。面前的这把观音柳笤帚,全靠小贩子上门来收购,由于大家都是单干,常常遭遇压价,每把销售价才3.5元,而市场价却能翻一倍。大家寻思着,成立观音柳合作社,一个销售价对外,再通过打品牌、上网络,开辟更大的市场,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这个想法通过“党群连心点”反映到村里,很快得到回应,村里动员能人带头兴办合作社。一个党员一盏灯,照亮全村脱贫路。“全村有126名党员,116户贫困户,下一步将动员有条件的党员和贫困户结对帮扶。”村支书记秦厚军说。

6月上旬,正是移栽观音柳的时节,已有1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孙宏义作为贫困户代表还成了股东。双手抚摸着郁郁葱葱的观音柳新苗,孙宏义的笑容里绽开了希望。

“信福小屋”让脱贫有了新利器

麦子收上来了,产量一点也没受影响。贫困户唐言文说,多亏了村里办的“信福小屋”。

那是4月初,小麦生了赤霉病,唐言文火急火燎地赶到设在村部的“信福小屋”。“我家小麦生了赤霉病,不知道怎么治。”“我上网给你查了,要选择渗透性、耐雨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还要注意喷治方法……”唐言文言听计从,果然效果不错。老唐说,“信福小屋”真神了,只要点点鼠标就能获得农技知识,真是帮扶帮到了点子上。

“信福小屋”店长薛雯介绍说,小屋集综合信息查询、农村电子商务、公共业务村级下沉等功能为一体,覆盖了村民“生、老、病、吃、喝、游、购、娱”各个方面的需求,今年3月底投入运营以来,已成为农民享受时尚生活,做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它不仅打通了城市消费品进入农村的渠道,而且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输送到马鞍山市区乃至全国,形成了农村电商“进与出”的闭环,架起了“网购进村”和“村货进城”的双向渠道。   (下转第二版)

蹲点调查·一线探扶贫

新闻推荐

马鞍山浦发行荣获合规知识竞赛三等奖

6月4日上午,在市银行业协会、市金融工会筹备组和马鞍山银监分局团委组织的全市银行业合规知识竞赛中,浦发银行马鞍山支行四名员工精心准备,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喜获三等奖。...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脱贫难,不返贫更难。把产业搞上去,什么都不难”,看官塘村如何—— 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