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贾克帅 通讯员 王昌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鞍山市围绕到2017年实现3.05万贫困人口脱贫、28个贫困村出列的工作目标,推行“五零工作法”,积极探索非重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之路。
“五零工作法”即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确保脱贫落实“零障碍”;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确保执行政策“零差错”;激发党员干部活力、确保党群联系“零距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发挥作用“零死角”;形成扶贫工作合力、确保责任到位“零贫困”。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抓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党员承诺践诺等载体落实,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
该市发挥能人党员致富引领作用,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培育与发展等事关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实施贫困党员带头脱贫计划,对有生产能力的贫困党员,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其带头脱贫致富;打造 “党群连心点”,探索建立以党支部帮扶为主、党员中心户帮扶为辅的“1+N”帮扶载体,划定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致富能人与脱贫对象结对帮促”活动。
为推进***,马鞍山市推进扶贫工作标准化建设,绘制脱贫攻坚“135”路径图,发挥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作用。目前,该市成立28个帮扶团队,由1个市领导、2个市直部门和1个企业联系帮扶1个贫困村,每年给予结对贫困村不少于10万元资金或协调帮扶不少于10万元的项目。 2016年,马鞍山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加大扶贫投入,市直结对部门每年支持定点帮扶贫困村资金达280万元以上,重点用于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和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的项目。
新闻推荐
排土场,如今满目苍翠,绿意盎然。山上的1.5万棵雪梨树已是第二年喜迎丰收。特约摄影 王文生
◆马鞍山市大青山脚下的钓鱼村曾经是矿山遗留的荒废排土场,如今满目苍翠,绿意盎然。山上的1.5万棵雪梨树已是第二年喜迎丰收。特约摄影王文生...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