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肩撑起患难家庭,成为全家的“顶梁柱”,他是弋江桥街道李巷社区的董新春,一个重情重义的真汉子。
上世纪80年代初,董新春的妻子朱丽娟在婚后第二年突发浑身对称性阵痛,尤以关节最为严重,最终被确诊为“不死癌症”的类风湿病,无法治愈,只能依靠悉心照料与药物维持生命。
朱丽娟患病后,变形的关节疼起来痛不欲生,生活无法自理。她曾想过轻生,觉得活着是家庭的包袱,是董新春用安慰和鼓励唤起妻子的信心。作为丈夫,当看到犯病疼痛难忍的妻子坚强地不喊不叫时,董新春发誓要照顾妻子一辈子,陪她共同度过艰难的人生道路。从此,家里的重活和照顾儿子的担子全落在了董新春一个人身上。
随着时间推移,朱丽娟病情愈加严重,双腿已经弯曲不能直立行走,只能长期卧病在床。为了避免妻子长期躺着造成身体麻木,董新春坚持每天白天按时给妻子按摩,夜里定时给妻子翻两次身。为了让妻子更舒服,他每天为妻子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再帮她梳头理发。妻子连上厕所也只能由他抱着完成,岁数越来越大的董新春也倍感吃力。由于长期吃药,妻子的胃口不好,他变着花样做很多她爱吃的东西。34年过去了,和朱丽娟同样患同类病的人,有很多比她年轻的都已离世。已近六旬的她仍然乐观地生活着,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而董新春就是这个创造了奇迹的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7年,朱丽娟的妹妹因颈椎病突然高位截瘫在马鞍山住院治疗。种种原因导致妻妹无人照顾。考虑再三后,董新春将当时还能站立的妻子暂交给儿子照顾,主动来到当地医院,做了8个多月没有工资的24小时贴心“护工”。董新春8个多月的言行,彻底击败了外界的闲言碎语,同时也感动了病房的所有人,连医生和护士都对他无私的精神称赞不已。出院后,董新春和妻子商量着又将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妹接回家照顾。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有两个病人需要他日夜照料。在足足两年的时间里,董新春每日都要从天没亮一直忙到深夜,轮番给妻子和妻妹喂饭、按摩、翻身。虽然他每天只能合眼睡上三四个小时,但他却以乐观的态度给她俩带去希望,帮助她们积极面对病魔。安顿好妻妹后的没几年,董新春又将长期独居的岳父接回家赡养,这一照顾就是5年。
照顾妻子、妻妹、岳父,当诸多溢美之词汇聚在63岁的董新春身上时,他只是淡淡说了句:“没什么,只是做了能力之内的事。”在董新春看来,妻子是他心爱的人,妻子的家人就是他的家人。只要他有能力,肯定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董新春用真情付出诠释了爱与责任,用坚毅和执着书写了伟大的“人”,将最美的人间真情传递给他所爱的家人。
记者 胡芳 实习生 邵牧艺
编后语: “最美家乡人”活动由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共同发起。活动将评选出10名“最美家乡人”给予现金奖励。本地评选结束后,本报将推荐2名“最美家乡人”参加全国评选;获评全国“最美家乡人”的正能量人物,每人将获得由阿里公益提供的最高1万元的正能量基金奖励。
新闻推荐
“这两个骗子太可恶了,表面上说是卖些廉价衣服给我们御寒,实际上在耍调包计,骗我们农民工的血汗钱。”11月9日19时许,在省城高铁路某工地干完一天活的苗师傅,与三名工友来到一家超市买烟酒,却被超市举...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